《新华网》:闪光的青春──追记沭阳县纪委干部周亢
(2014-01-20 14:33:39)
标签:
新华网纪检干部周亢先进事迹 |
分类: 品读人文 |
闪光的青春
周善来 吕述谡
地处苏北的沭阳,是一个革命老区和人口大县,早日发展致富的愿望一直萌动在沭阳人民的心中,就在新世纪全县干群奋力拼搏的征程中,周亢揣着对家乡的眷恋和一份责任,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潮,把满腔心血和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这片热土。
2013年11月23日20时32分,年仅31岁的沭阳县纪委干部周亢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消息传出,众人无不扼腕痛惜,都为失去一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而倍感痛心。
斯人已去,但一个个生动的瞬间和已然远去的身影,却在这一刻愈发清晰起来……
勤于学习,奋发进取
周亢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学习劲头足”,是周亢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周亢有写日记、读书剪报的良好习惯。无论是业务知识,还是与业务有关的科技、财务知识,他都十分注重消化吸收,并在工作中主动实践,自觉“充电”,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理论素养。多年来,他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和周末讲坛等活动,先后撰写读书笔记5万余字,撰写多篇心得体会文章。周亢家人至今仍保存着周亢生前还没读完的一本书——《认真——对待工作的第一态度》。
为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周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人才招录考试。“逢试能考必考”,周亢同志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在他看来,学习考试没有失败,他将每一次“应试”当成学习提高的难得机会,视作一次人生历练。2006年1月,他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任职大学生村官后,周亢没有安于现状,工作之余认真自学,一年后参加乡镇公务员招录考试被录用。为追求进步,他还积极参加宿迁市工商局、国家档案馆、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管理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等招录考试,他还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会计考试,并且获得了会计证。
心系群众,敬业奉献
“要视人民群众为‘家人’,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人民群众来信为‘家书’,视人民群众期待为‘家计’,视人民群众工作为‘家业’”,这是周亢笔记里的一段话。
周亢生前努力工作,积极践行“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牢记当好“群众贴心人”的要求,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勤奋工作,敬业奉献,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追求。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今天应该做的工作,哪怕加班加点,坚决不留到明天。他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在担任吴集镇吴西村主任助理、副主任期间,周亢努力工作,表现突出。“周亢在我们村里挂职时,工作积极性很高,他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为村里决策提供参考。”吴西村支部书记陈士超说。做村官时如此,到县纪委工作后也是如此。2013年9月,周亢着手调查汤涧镇的一个信访件,由于工作过细,成功化解了信访矛盾,当事人张某某非常满意,特意给县纪委监察局工作三室送了一面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翻开周亢同志调查的一本本信访卷宗,细读一页页谈话笔录,不难发现他对工作的投入和专注。谈到周亢努力工作、敬业奉献的精神时,县纪委监察局工作三室负责人郝康军动情地说:“周亢的早逝,是我们工作室的一大损失,我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助手。”
孝敬父母,关爱家庭
了解周亢的人都知道,周亢是一位孝子,对家庭、对父母、对妻子、对女儿,周亢奉献了浓浓的爱。他生前常说:“为人子,须尽心报答父母恩;为人父,须孝敬父母作表率”。2006年1月,周亢从东南大学毕业前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好不容易在省城南京找到了一份待遇很好的工作。但在毕业之际,他还是毅然放弃了在省城的工作机会,回到老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对父母是如此孝顺,对女儿也是呵护备至。“12:40分,‘贝贝’喝药、吃饭,‘宝宝’睡觉;12:54分,‘宝宝’醒了,换尿片、吃饭(喝了一点点);15:50分,‘贝贝’醒了……”2011年6月7日的日志详细记录了周亢双胞胎女儿“宝宝”、“贝贝”一天的成长经历,也体现了周亢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因为家庭原因,周亢在别人眼里“疏于交际”,很少参加工作以外的集体活动,所以“不入群”就成了周亢留给身边同事的共同印象。其实,他谢绝应筹活动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下班后能经常带上爱人和双胞胎女儿,陪父母吃顿饭;也是为了分解妻子的负担,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女儿,充分体现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家庭的责任心。
“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对得起“党的忠诚卫士”的称号,是周亢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周亢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做到了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他经常和爱人说,现在他对自己的待遇很满意,工资涨了很多,买了房子,生活状况比起几年前不知好了多少倍。他还对爱人说:“一些贪污腐败分子贪了钱后,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受到查处后才知后悔,可后悔已迟了。自己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忠诚卫士’,要带头廉洁自律,清清白白,才能睡得安心、活得舒心。”
周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所在的工作三室管辖好几个乡镇,但是几年来,他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从未利用职权报销过一张私人发票,也未安排过一顿私人接待。其实,只要他主动要求哪怕是点头默许,都会有人出面安排,但他从来没有这样做。
英年猝逝,捐献器官
周亢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后,他的父母和妻子受到周亢生前一心为民等优秀品德的感染,主动提出捐献器官的意愿。由于沭阳当地没有开展移植的相关医院,经江苏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委托,南京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会同沭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于2013年11月23日下午4时到达沭阳县人民医院。
20时32分,周亢心跳完全停止。全体工作人员向他默哀3分钟,经过认真的获取手术,周亢的肝脏被成功取出。之后,被成功移植。“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不管你是逐渐繁华,还是即将枯萎,此时此刻才是你的人生。”在这本日记里,有着周亢对人生的思考。周亢的父亲周光亮说:“周亢从小就不让人操心,一直喜欢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正如他日记中写的那样,善待对方。虽然出事后,周亢不能开口讲话,但是我相信他如果知道的话也会同意我们的决定,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事事都为他人着想的人。”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周亢以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纪检监察工作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他用有限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党的忠诚卫士”、“什么叫群众的贴心人”,他那心系群众、勤于奉献、关爱他人的无私情怀和敬业精神,已成为新时期的“最美精神”,并不断汇聚着社会正能量。(本文发表于《新华网》,地址链接: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1/20/c_119043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