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中国足球青少年足球胡志平朝鲜 |
分类: 杂七杂八 |
十问中国足球
南非世界杯,韩国、日本进入16强,虽未小组出线的朝鲜队,在与巴西一战中所体现的竞技精神,给人以震撼,但也刺痛了我们。谁说足球不事关尊严?谁说中国人已对足球死心?这痛感促使我们重新振作精神,这痛感促使我们重新投注精力,我们再一次对中国足球进行反思,再一次向中国足球的所有管理者,从业者和爱好者们发出追问。
第一问:中国足球的精神在哪里?
朝鲜输给巴西,虽败尤荣。朝鲜给全世界最震撼的,是在这场比赛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简言之就是一种血性,一种血战到底的精神。这场比赛并不像是一个矮子跟巨人的斗争,在精神上,朝鲜与巴西是平起平坐的。一个民族,想有所成就,要有血性,一个志在强国的落后民族,更要有血性。相比之下,中国足球屡屡被对手当作羊羔一样痛宰,稍遇强手就失魂落魄,像缴了械的败兵,任人宰割,这样的结果与这支队伍一贯鸡贼的足球思路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问:中国足球良好的物质条件为什么换不来好成绩?
在朝鲜队比赛中,我们看到了球员们年轻的脸上写满的艰辛与沧桑。而反观中国足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势、持续多年良好的经济发展影响下,足球职业化改革,一点明显的成就,那就是中国足球手里边大大的宽裕了。职业球员都成了富翁,锦衣玉食,宝马貂裘。足球的培养、训练、比赛条件也都大大改善。但是成绩却不升反降,如今已经坐稳了亚洲三流的位置。
第三问:中国足球的体能和技术练到哪去了?
体能和技术是足球运动的基础,朝鲜队员人均跑动距离比巴西多出1300米,这使他们在面对巴西队时,可以用跑动来弥补技术的不足。而且可以说朝鲜队的个人技术也是不错的,头号前锋郑大世,人称人民鲁尼,技术、力量和意识都很出众,在前场对抗巴西队著名后卫卢西奥时,身体并不落下风,朝鲜队的入球,郑大世的准确回做是关键一环,而进球功臣志尹南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冷静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足球近年来在技术和体能上的大踏步倒退。
第四问:中国足球技战术风格到底要学谁?
朝鲜足球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坚持了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发挥体能优势,执行严格的技战术纪律。可以看到,整场比赛,巴西队犀利的攻势并没有将朝鲜队打散。朝鲜队始终保持了三条线的稳定。相对应的,是国足不断地在各种学习目标上转来转去。今天学巴西,明天学德国,后天再学欧洲拉丁派,什么都只学了个皮毛,甚至还祭出了疯狗战术。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国足明天要学什么战术。
第五问:中国足球教练要本土还是要国际?
这个问题对于朝鲜队似乎不存在选择,但是在中国队却一直是个重大问题。在入主足协后,韦迪提出,如果要请就要请名帅。“这个想法我认为没什么问题。既然要请,我们为什么不请最好的。米卢执教国家队,对我们的改变就很大。因此这次我们会多接触一些教练,掌握更多的材料。”他提出了两个原则:一,带队参加过世界杯;二,对中国足球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继续聘请洋帅还会是首要选择,而如何消化吸收,才是真正问题。
第六问:中国足球媒体帮的是什么忙?
中国足球媒体对中国足球和足协官员的批评之猛烈,揭露之直接是在其他领域所罕见的。足球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新闻、评论内容。中国足球与中国足球媒体之间是共生共荣关系,中国足球的今天消沉与足球媒体并非完全没有关系,而国足的衰落,本身对媒体也是致命的打击。对于足球这项事业,媒体应该可以做得更专业更好。
第七问:中国足球反腐打黑工作能否进行到底?
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中国“足坛打黑”运动,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结果。坊间在对此“打黑”成果表示肯定的同时,亦纷纷表示了足球“打黑”运动就此结束的担忧。我们不知这次足球“打黑”要打到哪一级?是只打甲级不打超级,还是只打过去球员不打现役球星。
第八问: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体制要不要坚持?
足管中心主任韦迪抛出了“三支国字号球队”全面进入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级比赛的轰动计划。必须再强调一遍:如果要想把中国足球搞上去,职业联赛是根本。职业联赛的比赛环境得不到根本性的制度保障,那么,中国足球恐怕就永远都搞不上去。中国职业足球环境,除了假赌黑,更大更直接的威胁来自于它的行政主管部门中国足协和中国足协一直不愿放弃的举国体制。
第九问:中国足协应当发挥何种作用?
依据中国足协章程,足协的主要工作应是研究制定足球的发展规划、计划和方针政策;负责和指导本项目俱乐部的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管理本项目的各级国家队;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本项目的全国竞赛制度、竞赛计划、规划和裁判法;组织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组织科学技术研究,提高训练水平;制定足球场地标准和足球器材的研究、发展;开展国际交往和技术交流等。
第十问:中国足球如何培养青少年?
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的未来。前足协青少部主任冯剑明说:“中国足球的现状与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格格不入,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市场化以来一直没有建立起新的、成熟的青少年足球体系。”“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巨大转变过程中,青少年校园足球却没有跟上,没有达到职业化的标准。”“我们现在连韩国日本都踢不过,最重要的症结是基础太薄弱: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足球人口却仅是对方的1/10。日本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有60万,我们这个数字不到6万,而且还在逐年萎缩。这么比较,中国足球屡战屡败一点不奇怪。”
哀莫大于心死,如今明白,心仍未死。能感到痛,也才有触碰希望的可能,这是件好事。但思考中国足球衰落的实际,可以肯定一点,沉疴在身的中国足球要重新站起来,顺利的话也得需要八年,十年。因为这些年来足球被扭曲得太多,它早已不是能带给我们最纯粹快乐的玩具,它被人从我们手中夺走,要么被一些人用于豪赌巨款,要么被另一些人用于豪赌政治资本,由玩具变成了工具。因此还可以肯定一点,如果足球不还给我们,中国足球永远也站不起来,永远也上不去。(转自胡志平的博客)
前一篇:宿迁市第五届“分金亭”文学奖颁发
后一篇:炎夏·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