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集
当邮递员送来了最新的报纸,也就是为我们这些爱读报的人送上了一份“精神大餐”。报纸的容量特别大,每天都有许多个版面,不同的内容任你选择,只要仔细查找,总能找到适合
自己阅读的内容。一份报纸,如果发现了一些好文章,就会美美地品读一番。很多人看报都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看完之后,随手扔到一边,不去整理归类,我也是。
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时候写作是需要“引经据典”的,需要适当地补充一点
“能量”;或者说需要从相关材料上去找“灵感”,从而触类旁通,得到“启迪”。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就是要从平时的阅读中去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篇好文章虽然看了很多遍,当时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忘记。平时看书读报,如果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急需时只能大海捞针、漫无目的地瞎找一番,当然常常是无功而返。我就有类似的经历:有一次需要赶写一篇文章,需要引用一段很重要的论述,隐约记得曾经在哪份报刊里面看过,可时间太长就是记不清是哪一份报纸,至于哪一期哪一版更是记不得了,结果翻江倒海地找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
现在细细想起来,如果平时读书看报能把看过的一些重要文章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做成一个剪报集,不是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吗?
剪报,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曾经有过剪报的习惯,可是没有坚持多久。走上工作岗位后,闲暇时会写点文章投稿,后来被借用在乡党委办公室,又常写点“豆腐块”之类的新闻报道。读书看报的机会多了,就产生了收集整理的想法,于是就陆续剪辑了三本剪报集。那时是把一个16K的工作薄当作剪报集,当遇到内容多一点的文章就没办法沾贴了,只好折叠在里面。其中的一本收集的是我发表的论文、随笔和新闻报道作品,另外两本剪辑的大多是一些报纸副刊的优秀文学作品。前些日子,重新翻出尘封已久的三本剪报集,心里很不是滋味。剪报的习惯,早在几年前就被我丢弃了。
近些日子,因为剪报集,内心再次受到震撼。
有机会来到机关工作,不可能一直忙碌。忙完了手头的事儿,就随便看点报刊杂志。于是读书看报的机会又多了起来。当然学习需要动力,需要自觉。自己平时经常写点东西,初来乍到,看到周围高手如云,无形之中就感到了身上的压力。心里想着尽快进入角色,熟悉业务,所以通过读书看报来学习充电就成了当务之急。
这时候,两本剪报集先后映入了我的眼帘。一次是看到一位
同事很投入地剪报、粘贴,内心一振;另一次是看到一位同事在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属于自己的剪报剪,再次愕然。我随手借过来看了起来,里面分门别类,剪辑了好多的精华文章。同事的剪报集都是8开纸的大小,一篇文章一般不会超过8开纸的。同事的剪报集,只是最近我偶尔遇见的,其实班上还有许多同事都有剪报的习惯,看报学报剪报,在这里已经蔚然成风。
看到了这些剪报集,心中就会产生异样的情感。剪报,反映了一个人的习惯和爱好;剪报,离不开坚持不懈的精神,可我却半途而废了。剪报集既是对历史精华的记载,也是个人劳动成果的结晶。
什么时候,我能再次拥有属于我的剪报集呢? (图片取自网络)
我的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