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狗不理包子”的差评争议
最近“狗不理包子”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这种天津美食得到的不是食客们的赞誉,而是网络争议,起因是一名食客在王府井狗不理包子总店吃了包子之后发视频,评价包子价高难吃,王府井包子店报警称这名食客造谣中伤,侵犯包子店名誉权。
媒体暴光这件事情后,迅速在网络中发酵,当然,多数是谴责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的,食客对饭菜质量有权评价,只要他不是有什么商业目的,就不能限制其评论的自由。而且饮食口味的问题很难有统一标准,好吃难吃,是食客自己的感觉,如果王府井的狗不理包子真的好吃,没有人会因为他的差评而放弃去品尝,关键是狗不理包子这些年名声已经不那么响亮了,包子店发现有人说坏话,自然恼羞成怒。可是,王府井包子店也没有想到,现在的人们素质觉悟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而网络的能量更是今非昔比,让这件小事酝酿让全国皆知的大新闻。甚至逼得天津的狗不理集团都赶紧发声,解除了与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的加盟关系。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是非曲直明白人都清楚。从经营企业的角度讲,商家对顾客的态度决定商家的命运,顾客是“上帝”,“上帝”发表了不满意的意见,商家想到的应该不是怎么反驳,而是首先应该自身找原因,同时,要从顾客那里征询建议,只有让“上帝”满意,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名小吃,如同北京烤鸭一样,是天津饮食文化的符号之一。四十年前在天津上大学时,同学们省吃俭用多天,就为了去吃一次狗不理包子,当时去的狗不理包子店,在天津劝业场后面(应该是总店),包子只有两种馅,正宗的猪肉包子只有一元七角(当时大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就是十五元左右)。那时吃狗不理包子的感觉是真香、真好吃。毕业三十多年后,大学同学又回天津相聚,又专门去吃了一次狗不理包子,但是我们已经吃不出年青时吃狗不理包子的感觉了,当然不是包子不好吃了,而是人们的口味变了和对饭菜的标准要求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