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纺织工业的诞生趣事
——邯郸纺织工业的记忆(一)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汉代,邯郸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邯郸还是抗日战争的红色根据地,八路军129师的将士,在邯郸太行山区留下许多传奇。
新中国成立后,邯郸再度焕发青春,成为北方的工业重镇,邯郸的纺织工业是邯郸建设最早,体系最完善,对邯郸发展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邯郸纺织工业是邯郸市的支柱产业和财政贡献最大的行业。
邯郸第一家纺织厂是建在1947年,1945年邯郸解放后,为了满足解放军和人民的日常需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尽艰难,从国民党手中把安阳广益纱厂部分设备抢了出来,搬迁到已经解放的邯郸,建立了起解放区第一家棉纺织厂——太行益华和村纺纱厂。
邯郸纺织工业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后讯速崛起,离不开许多老革命家的关怀和支持,1950年,国家计划在华北地区建造一座大中型纺织厂,时任中央财经委主任的陈云同志批示:“建在邯、安均可,我意邯是老区,建在邯为宜”。同年11月,华北纺织管理局与地方政府商定,确定在邯郸镇东南二公里的滏阳河西岸,建设邯郸第一家大型工业企业——邯郸棉纺织厂(邯郸国棉一厂)。
1951年,邯郸棉纺厂开始建设,生产区和生活区同步开工,为了支援邯郸纺织的建设和发展,国家从上海、天津、青岛、沈阳等老纺织基地抽调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来邯,给邯郸这个古老的小镇注入了活力,开启了邯郸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第一步。
为了方便企业的生产物资运输,国家还专门为企业修筑了铁路专用线,为了方便职工生活,生活区还配套建设了托儿所、浴池、大食堂、职工俱乐部、牛奶站。据老人们回忆,棉纺厂招工2000多人,邯郸附近地区近三、四万人报名应聘,那时,进入纺织上班是许多人的梦想。
邯郸棉纺厂(国营棉纺一厂)1952年8月峻工,1953年春企业达产,拥有纱锭51760枚,布机1012台,职工三千多名,当年实现产值2700万元,系中央企业,隶属华北纺织管理局,是邯郸当时最大的现代工业企业。邯郸棉纺厂的建成为邯郸纺织业大规模发展拉开序幕,为邯郸纺织工业兴旺发达创造的良好开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