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政对炼油企业的补贴是“毒药”?

(2008-05-28 13:37:35)
标签:

财经

证券市场

股市评论

政策研究

经济时评

成品油贴补

分类: 时事评论
                

         放开对油价的限制才是真正的“利好”!

           --财政对炼油企业的补贴是“毒药”

 

     国家为了控制成品油的价格,对炼油企业给予高额补贴,而对于炼油而言,虽然获得了巨额的补贴,可是仍然不能弥补其炼油的亏损,中石化董事长对于最近中央财政给予的71亿元巨额补贴的回应是“连亏损的一半窟窿都填不满”。炼油企业并没有因为有补贴而提高炼油的积极性,全国到处仍然是供油紧张的局面。

     为什么国家要干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为什么非要控制成品没的价格呢?为什么不可以让市场对成品油进行合理的定价?

     国家之所以对成品油的价格实行严格的控制,其主要理由是担心成品油价格放开以后,会开启整个生产资料上涨的闸门,会使CPI成为脱缰之马没有办法控制。可实际怎样,国家没有放开成品油的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仍然在飞速上涨,CPI仍然在高位徘徊,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有增无减,因为在普遍产品都已经市场化的今天,通过控制一两种产品的价格就想抑制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显然是异想天开,如同样是能源产品的煤炭价格在上涨,国家只控制成品油显然作用要大打折扣,市场经济必须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和监控。

     更重要的是国家对成品油价格的控制有许多负面作用,一是严重影响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企业已经融入了市场竞争的大潮之中,进口已经市场化,而出口却设置了一个闸门(产品价格限制),这样的企业怎么能运转顺畅。二是给国家增加了负担,为了控制价格,国家必须给这些企业提供高额的补贴,否则企业就不生产,人为造成市场的紧缺,同时企业的效益下滑,国家还减少了大量的税收收入。三是让给外国人享受了中国的福利,中国的低油价不仅是让外国的飞机和汽车喜欢到中国来加油,更主要是的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是世界的生产加工中心,以低油价为代价制造的产品出口,实际上也是让他人间接享受了中国低油价的好处。四是成品油限价弱势群体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因为国家补贴的是油价,而真正享受补贴的是用油的单位和个人,谁用的多,实际上享受的这种福利就高,而弱势群体反而对这方面的消费要少的多。五不利用节能降耗,低成本的油价让许多企业和个人忽视节约意识和增加节能技术的应用,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所以,国家通过给炼油企业巨额补贴来限制成品油价的上涨不是一副良药,违背市场规律的办法在特殊时期可以偶尔采用(如战争和特殊灾难),平时采用只会破坏市场的平衡和稳定,会带来一系列的负作用,按下葫芦起来瓢,不仅让国家财政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还会束缚住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的手脚。

     当然油价放开并不能让其任意而为,可以对油价进行指导和通过税收的手段加以调控,超过市场合理价位的时候,国家可以通过征收额外税收的方式对油价加以抑止,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些弱势群体和对一些特殊用油企业、单位(如农业用油、城市出租行业等)进行直接的补贴,让国家财政的补贴给了最需要的人群和单位。

     如果成本油价格的能够放开对资本市场也是一个绝对的利好,因为市场最大的权重股石化双雄也可以真正的在市场竞争中施展拳脚,石化双雄的崛起势必带动大盘蓝筹的价值回归,对资本市场的回暖将赶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