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再创新低将考验谁?
---“救市”呼声会再次响起
周四的股市没有能够按照一些专家的判断稳住颓势,而是继续下跌,并且在盘中击穿3200点,最低探至3180点,再度创下本轮调整新低,沪综指开于3286点,最低3180点,收于3222.74点,下跌68.86点,跌幅2.09%,深成指开盘12104点,最低11456点,收于11657点,下跌400.19点,跌幅3.32%,两市有1200多支股票下跌,上涨的股票不足10%,两市都创近一年收市的新低。
虽然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是比预期的要好,但是股市并没有对“良好”的经济预期给予回应,实际上,股市的涨跌已经脱离了经济这个基本面的轨道,股市现在的涨跌就是一种投资信心的博弈。现在股市整体低迷,总是涨少跌多,总是不断创造新低,主要原因就是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不足,股市的投资价值已经不重要,没有人相信在这个缺乏诚信和监管的股市中能够得到价值投资的回报。
新华社最近要求人们不要对A股市场产生非理性的恐慌,而非理性的股市让人不能不慌,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基本上都被套牢(少数前期逃出的资金,也在最近的股市非理性的波动中重新被套),他们在一些股市评论家和经济专家的预测下,不断的割肉,不断的抄底,不断的被套,他们已经没有资金也不敢再投入资金在这个非理性的股市中博弈了,他们现在只有恐慌和绝望。
股市又创了新低,“救市”的呼声可能会再次响起,希望资本市场的管理层这次要能够勇于抛弃幻想,要敢于面对现实,既然新华社、人民日报都认为目前的股市暴跌不正常,管理层为什么不敢大胆纠偏?既然政府的高层都多次表态要保护资本市场中的投资人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什么资本市场的管理层就是不作为?这里面真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救市”不应该是一件难做的事,更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一些专家错误的解读“救市”的含义,认为救市就是干涉市场经济的规律,救市就是政策市的延续,实际上,他们应该明白中国的股市本身就是一个不完善的股市,如果完善了还有可能出现“大小非”吗?如果中国的股市很成熟,中国平安公司等上市敢恶意再融资吗?如果中国的股市很规范,还有人去炒作重组概念股吗?道理很简单,这些专家不是不懂,而是不负责的哗众取宠。
股市的持续低迷(尤其是再次创出新低)将会再次考验我们资本市场的管理层的能力,那些反对救市的专家和评论家可以不负责,但是资本市场的管理者必须对中国的股市和股民们负责,“救市”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希望资本市场的管理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维护好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尤其是对中国这个不成熟、欠规范的新兴资本市场,更需要管理者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呵护,让非理性的资本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让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真正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