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聪明”应该用在什么地方?

(2007-11-14 16:09:25)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职场/励志

感悟随笔

杂文

职场

散文

企业管理

分类: 生活札记
 
                我们的“聪明”应该用在什么地方?
                             ----从网络围棋中的遭遇引起的思考
 
    前两天晚上没有什么事情,就到网上找个人下围棋,现在网络给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出门就可找人下棋,这对一些棋迷而言也是一种享受。
    网上下棋的人很多,打开QQ游戏大厅,进入围棋的房间就可以找人下棋了,网上同一时间有上万人在下棋,每个房间都有上百人,不用担心找不到下棋的对手。下网络围棋和平时下围棋的规则基本相同,只是棋手赢一盘得5分,输一盘减5分,分数高低决定水平高低,但是水平相差太大的棋手下棋时(相差50分以上),高分者赢了棋得分少而输了减分多(相差100以上赢了只得1分而输了减10分),所以分数基本能够反映围棋手的水平,人们基本上是找分数相近的人下棋,这样可以旗鼓相当,棋下的有意思一些。
    我进入围棋房间就找了一个和我的分数相近的人就下了起来,对手分数比我略高,但是其胜率奇高,我还是比较纳闷,如此高的胜率分数应该更高一些,走了几手以后,我发现对手下棋的水平一般,应该和分数不太相称,大约走了几十手之后,他就已经败象显现,网上围棋规定每方有十五分钟的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就开始读秒,要求一分钟必须下一步,超时自动判负。网络上下棋基本都是快棋,除了的关键的死活棋算一下,基本是凭着感觉走,对手看到自己赢棋无望,就不再走棋了,我以为他是放弃了比赛,也就没有在意,等着他认输重下或者超时判负后我再找其它对手下棋(因为主动离开要判负罚分),可是等到读秒到最后时刻他又突然下开了,而且每次都是到读秒的最后时刻他落子,我当时不明白他是为什么这么做,前面有时间他不下,难道读秒他就能下出好棋吗,出于礼貌,我也只好认真的随着他下棋走子,明显他的盘面实地不够,但是他仍然一直下,又下了半个多小时,棋盘基本上没有任何官子可收了,我要求数目结束战斗(一盘情况对手早就投子认负了),可是对方不同意,还坚持继续走下去。
    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就提醒对方,说:“你已经输了,不要再下了”。
    对方马上说:“我没有输”。而且还反问我:“你懂规则吗?”。
    我说:“我当然懂网络下围棋的规则了,我是看了说明下棋的,难道你围的空比我的多吗?”。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下一会你就明白了”。
    我有些糊涂了,又下了一会,我看他只是在棋盘上没有意义的下子,就又说他:“你走这个棋有什么意义,再走也是死子”。
    可是,他还是嘲笑我说不懂规则,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他的目的,只要他一直下,这盘棋就永远不算完(除非棋盘上没有空让他落子),网络也自然不法判断胜负,他就没有输,一般人很少能够和他较量时间的,因为按照他的走法,要想和他下完这盘棋,估计要下一夜。
    我很生气,对他说:“你这样下棋有意义吗?这不是耍无赖吗?这样取胜有什么意义?”
    没有想到他不以为耻,反而十分得意,说“我并没有违犯规则,这就是我的‘战术’,谁让你耗不起时间,我下棋水平不行,但是可以用时间耗死你,你耗不起就认输,我的目的能赢棋就行,你管我用什么方法”。
    最后,我还是服对方的气了,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下围棋的人,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和他耗时间,我也只好主动离开,最后网络还是判他赢了。
        这个事情让我感悟很多,仔细想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会经常碰到,我们有些人确实很“聪明”,他们利用规则生存,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生存的意义。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规定部门答复请示的时限不能超过一个星期,本来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是实际情况是原本一天能够完成的工作也要等一个星期才给答复,因为早答复得不到表扬,可能还说你不认真,想提高效率反而效率更低,下面的人办事更难。还有在企业内也有这种现象,比如说为了控制成本支出,规定一个了部门的招待费用定额,有些部门肯定会想办法在规定的限额内把钱用完,无论是否是工作需要。所以讲规则不是万能的,再完善的规则,对一些“聪明”人来讲可能也会漏洞。
       所以讲,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过分依赖和相信规则的作用,在不断完善规则(制度)的同时,更要加强人的品质和修养方面的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了,规则有时都会失去意义(如人们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罚款的规则就没有意义了)。当然,对一些“聪明”人来讲,他们也应该明白聪明用在钻规则的空子上没有意义,那不是大智慧、真本事,就如同那位棋手,虽然赢得了分数,但是并没有赢了棋和提高了自己的棋艺,实际上也失去了下棋真正乐趣。
      我们做企业也应该是这样,应该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不能总是想着如果合理避税(甚至偷、漏税),如何扣减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如何逃避保护环境的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等,因为那样虽然可以取得一时之利,但是那终究不是企业的真正实力,这样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的竞争中早晚会败下阵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