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渝
又是黑色星期一。 2000点再度失守, 大盘重回“1时代”。受IPO将于本月月底批量发行的传闻等不利因素所影响,周一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出现大跌。其中,上证指数当日早间以1983.22点跳空低开,最终报收于1958.27点,跌幅2.44%,成交671.9亿元。深证成指则收于7637.63点,下跌2.79%,成交827.7亿元。而早前走势一直颇为勇猛的创业板当日也遇挫下行,创业板指数最终收于1030.消息面看:一、由于IPO重启箭在弦上,市场担心IPO最快将于7月底重启,而且是“批量发行”;二、今年6月份和二季度的重要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市场普遍预计上述数据将不利于股市表现;三、随着中报披露即将展开,市场分析认为,有众多公司可能拉响业绩警报;四、国债期货即将出炉,这可能会分流股票资金,让股市流动性承压。
从盘面来看,航天航空、煤炭采选、有色金属和电子元件等行业跌幅居前,当日的平均跌幅均超过4%,而3D打印、触摸屏和北斗导航等早期热门题材板块也下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上涨势头强劲的创业板在8日也遇挫下行,跌幅达到2.52%,原因是上周末,国务院办公厅金融“国十条”提出,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据悉,这是自2009年10月我国创业板市场设立以来,在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的文件中首次对创业板进入门槛作出的表态。
从目前已经“过会”的企业构成情况来看,创业板公司数量本身就要比主板、中小板公司多一些,再加上这一新规定,在一段时间内,创业板公司IPO数量肯定比过去多,对市场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从理论上讲,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是好事,可以促进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问题是,目前的市场能否承受这样的扩容,特别是在整个创业板估值高企的情况下,可能会欲速则不达。从证监会对新股发行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今后将淡化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而重在对其信息披露真实性、合规性的监督上。 由于没有一把丈量‘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尺子’,今后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参差不齐,公司之间的分化现象也将更加明显。”毫无疑问,今后投资创业板公司股票的风险将更大,更考验其选股能力和操作水平。
技术上看:上周几次尾盘权重拉抬,都是中石油等有意的护盘。就像是稀释了的石油燃起的小火苗,无法燃起反弹大火。最终难敌利空打压。经济忧虑与IPO迫不急待,是市场本身无法承受之重。大家无法理解,IPO专门雪上加霜,这是为何?与投资拧着干,也使投资者感到自己的巨大亏损,管理层是不会心痛的,没有谁会保护投资者利益。
操作上,目前A股的每一次反抽脉冲,都将是减仓的机会:对于技术水平高超的投资者来说,可以继续挖掘中报行情,对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守株待兔仍是最佳策略:不见兔子不撒鹰,市场底部确立,需要政策面的利好刺激,但目前除了扩容,还是扩容,政策面还看不到这方面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