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渝专栏 :重庆工商大学MBA兼职教授/财经作家 /上游智库专家
一直以来,
创业板
“三高”问题倍受投资者诟病,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创业板诞生两年后,又一新“高”浮出了水面。据最新WIND数据显示,190家创业板公司高管年薪合计4.83亿元,而它们净利润约为138.47亿元,年薪占净利润比例是3.5%,远远高于主板。在可比的薪酬数据中,190家创业板公司高管薪酬总额超过400万元的达到26家,有19家创业板公司高管薪酬同比翻倍,这些公司平均增幅高达172%。创业板高管年薪究竟有多高?以最高的红日药业为例:高管薪酬为1040万元。红日药业上市后高管的薪酬增幅日新月异达到了330%。,而该公司利润却江河日下,其业绩增幅不仅没有体现出创业板的高成长性,而且还远远低于同行业增幅。
创业板高管高薪不仅对广大股东不公平,而且还会制约上市公司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由如下:
首先:天价薪酬伤害全体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中,股东与高管处于委托与代理地位,通俗讲,就是作为经营者的高管为全体股东“打工”。,打工仔与“老板”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高管因责任大薪饷高一些无可厚菲,但也不能高得离谱。在任何一家公司里,高管总是仅占少数,而中管、低管和一线劳动者却占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不能完全记到少数高管的功劳簿上。因此,企业薪酬结构应该向基层和中层员工倾斜,高管的薪酬可以适度高于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但应当体现出公平原则,不宜过于悬殊,重庆最近就硬性规定,企业高管工资不能超过一线员工的10倍。创业板作为民营或家族企业,虽然不受此限制,但也不能高管新酬高出一线员工上百倍甚至上千倍吧?原因很简单,
高管薪酬,拿走的是公司纯利,蛋糕切一块,用于创业开发项目的资金就少一块。比如:创业板金利华电高管薪酬占到了当期年度净利的23%,也即使说公司全体员工创造的利润2成多进了高管腰包,还谈什么发展?更莫说向全体股东分红了。天价薪酬本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缺少约束监督的自利行为。企业高管人员漠视股东利益,利用权力为自己捞取优厚薪酬。基于此,全球最贵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巴菲特已经连续30年只领取10万美元年薪。巴菲特一直警告说,公司高管发放巨额报酬将会伤害股东的利益。高管高薪存在的无功受禄、小功大禄、有功无禄等严重贫富不公现象应得到扭转。
其次:高管高薪与公司业绩脱钩。天价薪酬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小股东在利益分配上没有发言权;二是“薪酬委员会”形同虚设,
股东大会形式上存在,实质上缺位。高管对其薪酬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力,自己给自己加薪不可避免。三是缺少事前监督,对高管人员的考核缺乏透明机制,公司赢利究竟有多少份额归功于管理者、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应留存多少;四是薪酬形成机制缺乏弹性,往往不能与业绩实际水平同步升降。许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公司业绩的增长,一些创业公司业绩下降,甚至亏损。高管薪酬却在逆业绩大幅增加。比如:仅次于红日药业的大富科技高管薪酬达939万元,远远高于业绩增长比例。而创业板今年以来上市的安居宝、海伦哲等业绩“变脸”、亏损的公司高管薪酬却照增不误。因此,规范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就必须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严格的挂钩。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高管薪酬才能增长。上市公司业绩下降,高管薪酬也相应下降。打破能上不能下,只有激励,而没有惩戒的弊端。
刚刚英年早逝的美国创业公司苹果原CEO乔布斯过去10年以来始终只拿1美元薪酬,不是因他不缺钱,而是他认为:把更多的钱放在公司有利于公司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创业板不是要诞生中国的苹果吗?不妨学学乔布斯的经营之道。
在MBA教科书里面有一个经典的问题,“请问股东需要的是一个廉价的CEO还是一个虽然贵一点,但却不会损害股东利益的CEO”?我的答案是:如果一个创业企业的高管,既高价又损害股东利益,这样的高管谁还会要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