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散户投资行为学

(2007-08-23 08:48:52)
标签:

文学/原创

证券市场

财经时评

理材消费

名人博客

博客看市

博客排行

 

                                                    苏渝

 

   国内大型财经网站邀请散户作为嘉宾来聊天室现身说法,受到股民好评,广大股民希望把这个节目办下去,办出特色。

主持人:作为股市中的弱势群体,许多散户来信来贴称,为什么他们是股市中永远的输家,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与大家展开讨论,除了资金实力,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原因外,有没有主观原因呢?我们就来个现身说法,从咱们的投资行为上找一找原因。

股民甲:好。聊这个话题咱们最感兴趣。请允许我抛砖引玉。我认为,对散户而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任何一次行情,最后套牢者多为散户无疑。因为散户是最善良也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一族。

股民乙: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如今的散户大多很成熟,很理性,一有风吹草动肯定会跑在庄家的前头,即便是有部分散户被套,其比率将大大低于任何一次见顶行情。

股民丙:二位的说法都有道理。无疑散户终将会成为套牢一族中的大多数。道理很简单,不将散户套住,行情就会“没完没了”,只有将散户悉数套牢了,行情才会见顶。现在的问题是,散户队伍已出现严重分化,与其争论套不套得住散户,不如细分一下什么样的散户会成为终极套牢者。

股民甲:有道理。我认为最容易被套的是“初生牛犊型”。此类散户入市不久,“涉世不深”,没有经历过熊市深套割肉出局的血腥场面,对股市风险的杀伤力知之甚少,且最容易被市场人士所左右,看了4000点,还想看6000点……眼高手低是他们最易犯的方向性错误。

股民乙:第二种类型为“短线是银型”。此类诸君每天忙着追涨杀跌,赚些散碎银子还跟券商去分成。跑进跑出多了,到了关键时刻仍刹不住车。往往被前冲惯性推力推入“套”中。但此君也不是等闲之辈,见事不对,立马撤退,充其量将一只手臂留在股市,整个人还是会斩仓出逃的。

股民丙:第三种类型为“主动买套型”。此类人士有丰富的股市经历,什么场面都见过,心态极好,但因为手中持有的股票老不见涨,于是跟着市场人士的吆喝,对后市盲目乐观,唱多号角永不离口。心想反正是摆着不花的钱,权当股市是银行,不获大利,绝不取款,套住了也绝不割肉。一付典型的“忍者龟”德性。

股民丁:第四种类型为“提前抄底型”。此类型仁兄高位翻空,暗自庆幸自己没接住最后一棒。但往往晚节不保,在市场人士一片唱空声中,自作聪明,以为底部就在眼前,逆市操作,殊不知在刚刚确立的下降通道中接过了庄家的筹码。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输得个体无完肤,边坐滑梯边大喊冤枉。

股民戊:要说冤,还有比这更冤的。就称此类为“人性的弱点型”吧。我有个邻居炒股颇有心得,操作也非常准确,往往能在急跌时抢到廉价筹码,但此君最大的毛病就出在一个“贪”字上。贪得无厌,获利一倍都还嫌少。当股票上涨时,不卖!当股票下跌时更不卖!他的理由是涨了一倍我都没卖,现在凭啥要卖。于是抱定侥幸心理等待反弹,心中默念这次再上去就坚决卖了。殊不知股票像乘了电梯,怎么上去的又怎么下来了。此君一咬牙,赚了钱都没卖,凭甚么跌下来卖。于是,下定决心长线持有。

股民己:以上类型都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奇的是“麻木不仁型”。我有一个股友,在4300点买的数源科技,到4900点时已跌去了十元,损失达二十余万元,但这位仁兄好象钱不是他的,居然没有任何表情。问他后市该怎么动作,他说管他的,反正头都输了再砍手脚也不痛,就当这几十万去打了水漂吧。

股民甲:庄家最欢迎这样的同志,他们寄希望与股评家一道,把我们全部都锻炼培养成“麻木不仁型”。此轮行情被题材股套住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眼睁睁看着别人挣大钱而自己无所作为,只能高唱:让我一次套过够。

股民乙:我就不信,“套子”都是给散户准备的。散户被套的比率降低了,肯定就有其他人被套在里面。一些实力不济子弹打光的小庄,一些过江龙社会游资,一些企业法人投资者,一些无法出局的大庄都会被高位套住。

股民甲:但是我们所说的“套牢”概念,是套住后自己无法解套一族。跟被套的庄家不能同日而语,因为庄家可在低位收集到廉价筹码,摊薄后拉抬自救,因此不存在被套牢之说。

主持人:好了。大家的发言确实让我看到了中小投资者的成熟。这种成熟也标志着我们股市的成熟和向健康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下一次我们接着聊中小散户投资心理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