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与经济
在金融风暴横扫全球的今天,我国金融系统虽然相对封闭,但整个经济运行却与全球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多年来拉动经济发展的对外出口形势疲软,由于大多数国人被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三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因而,国内消费市场也不可能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增长。于是,继新农村改革相关政策出台后,新医疗改革方案也出台了,且新教育改革方案也将于年底出台。农村这些年进步在于农民进城打工,而不在于农业本身;医疗这些年进步在于城市医疗资源不断升级,而不在于农村和社区卫生的发展;教育这些年的进步在于大学大规模的扩招,而不在于基础教育的革新。一纸原则性的新医改方案更多是长期性指导方针,对发展改革滞后和走错方向多年的医药卫生烂摊子的重建作用不会那么快见效,对我国实现内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注定会很微弱,我国证券市场对新医改方案波澜不惊就是佐证。
医改怎落实
新医改方案是先画了一个蓝图。它告诉国人建“房子”应该有几个“梁”和几个“柱子”,而不能向以前那样,这一根棍子,那一根棍子,最后,弄的手忙脚乱,连茅草屋都搭不起来,还不如那些受苦受难的非洲兄弟的“居住环境”。但是,如今的新医改方案。建“房子”的钱到底如何出还很模糊,“梁”与“柱子”用什么材料建、怎样去摆放,也不太清楚。一群知识渊博的知名专家学者画好了蓝图,然后发到各部门、各级政府手上,不管对方是否看得懂,甚至蓝图上都写着数百个“完善”、“逐步”、“探索”等词汇,就要求地方在摸索中快快把蓝图变成现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情,医药卫生事业都有自己的运行模式,我们将来也一定能摸索出自己的运行模式。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社会价值观、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处于结构性紧张状态,而这种状态在国家的强有力的“大手”控制下,在动态的平衡中实现社会的稳步发展。一个新医改方案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永远的问题。因而,方案的效果重在配套细则的落实。把那些短期内解决突出问题的医改方案配套细则拿出来给民众提建议才是最重要的。
医改不看好
最近,问了不少朋友对新医改方案的看法,也听了不少专家、学者、领导的讨论,更是看了网络的种种讨论,几乎没有一个人看好新医改方案。当然,不同的人看新医改方案,往往都是从自己关心的角度出发,或者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角度出发看的。一个多部门制定的方案肯定会考虑不同部门的利益、不同群体的利益。在不同利益势力的博弈中寻求利益均衡点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因而,不同人群的愤怒、争吵,或者是悲观、漠然等态度都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再加上又臭又长的篇幅、又红又专的术语,定然会激起全社会一起拍着大腿狂骂!其实,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大家在抱怨、批评的同时,很少有人能提出很有建设性的建议,而不同群体的建议也都带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印痕。比如老百姓看病想一毛不拔、医生想大幅提高工作待遇、院长想大幅增加政府投入、医药行业责备医药生产流通被过度行政化等等。这些要求不可能完全满足,因为社会在动态平衡中,才会有稳步发展。
更多见: 聚焦新医改方案一 聚焦新医改方案二
聚焦医改新方案四
聚焦新医改方案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