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员回川
在我院住院的34名伤员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出院标准,今天返川。医院送给他们不少东西,其中有装着数百元钱的信封。我留意到一个伤员苦苦不愿意拿的细节。他说:“医院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服务、最好的伙食、最好的康复环境了,我绝不能接这钱……”他的语气很诚恳,诚恳的让我心动。不过,在院领导的执意下,最终还是让他收下了。医护人员很辛苦,特使是他们刚被转来那几天,手术都是没日没夜地接台做,大小会诊也不分昼夜地进行着,但与在灾区一线的医务人员的辛苦相比,我们医院所做的都算不了什么。对解决康复伤员回灾区重建家园的问题,发给每个伤员的那个装着数百元钱的信封或许能量有限。但我相信,那份中华民族兄弟姐妹情洋溢在彼此的心坎上。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想念父亲
傍晚在车上,萍在手机里提醒我给父亲打个电话。当晚上整理完照片,看完那段英语材料,再加上带学校的某些领导去心血管病研究所确定明天某活动路线,就已十一点了。父亲或许已经睡了。其实,在博客里,我多次提过父亲!年幼时,在我眼里,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动辄对我拳打脚踢。我二十岁那年,弄出了要大学退学的闹剧,他跑到学校,没有暴躁打我,却温和地告诉我:小时候对我拳打脚踢是故意吓唬我的,目的是让我成材。当时,我竟然还对他的话半信半疑。因为他曾真的是狠狠打过我,用绳子把我吊在屋梁上、树叉上,打的屁股红肿、鼻子流血,甚至让我裸着膝盖跪在尖尖的一层碎石子上,膝盖血流不止。而如今,在我眼里,却找不到父亲半点苛刻的影子。前天,弟弟说,父亲最近一直愧疚当年不该不留情面的打我、骂我。其实,父亲多虑了!儿子如今已经长大,已经懂得父爱的无私、真诚与伟大!
博客属性
近日,有朋友当面说我博客文字过于中性,波澜不惊,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阅览者。依朋友的思路,我就问对方,我该言论偏左好,还是偏右好,对方无语。其实,言论过激、过于保守以及中性都是一种风格。让我一个未经多少时世的小青年在忽左忽右的风浪中左右摇摆,岂不是死路一条。汉语文字很有趣,同一种意思,表达方式不同,其引起的效果也不同。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观点就改变了。每个人都长着两个眼睛,都有着一个虽然普通,但也不缺啥少啥的脑袋;每个人看事情都有自己的角度,而这种角度与他的生存环境、教育经历等息息相关。我这种身在江湖重地的小年轻人又何必蹦出来,不知天高地厚地“高谈阔论”,过早地接受尔愚吾诈的“血雨腥风”的洗礼呢?其实,我喜欢看别人亮出自己的观点,不管与自己是否一致,我都会尊重。我觉得“尊重”很重要。我认为,中国人大都生活在“对与错”、“是与非”的绝对两元化世界里,一旦与自己理念不一致,就千方百计搞到对方“服”你为止!何必呢?!我们为何不愿意用心听听另一类的声音呢?我们为何不愿意尊重与我们相左的观点呢?我们为何非要活在非是即非、非对即错的世界里呢?!我的博客只是自己开的一个专业延伸地和心灵后花园,是一个专业知识学习与忙碌的心灵安静休息一会儿的地方,时不时与各位真诚的朋友一起学习交流。因而,医笑而过开博客目的并不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阅览者,其内容也中性的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