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全书定义健康为“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以及没有疾病和其他异常状况”。WHO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而经济学家将健康看作一种耐用商品或一种资本所提供的服务,产生于健康资本储备的服务流量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地被消费。自然,健康的初始储备连同折旧率在人与人之间以及由于大量的影响因素而有所不同。健康折旧率也是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素质、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医疗服务消费的数量。其实,无论如何定义健康,健康都是一种难以精确测量的。健康测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的数量。
健康储备产生一个像其他耐用消费品那样的服务流。这些服务产生的满足在经济学上就是效用。电视机提供电视节目和观看的服务使你获得效用,而不是电视机本身。从消费的观点看,一个人希望保持健康,因为他的生命质量改善而获得效用。比如,你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则有更多的健康日去工作,增加你的收入或从事其他的活动,因而,一个人投资健康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健康日去工作并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健康投资要素可以用于解释人们所选择的某些生活方式。对未来事件给予很高价值的人,比对未来事件给予较低价值的人更加倾向于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增加享有更多的健康日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健康储备和效用之间的独立关系可以从健康的总效应曲线图获得。曲线正斜率显示一个人的健康储备增加所直接增加的总效用。曲线是向上方倾斜的弧形,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即每一个连续增加的健康改善对总效用产生越来越少的增量效用。换言之,与健康有关的效用以一个不断降低的率在增加。另外,还可以运用健康的边际效用曲线来表示边际效用与健康储备之间的关系。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该曲线斜率向下,说明健康每一个增加的改善导致效用比前一单位较少的增加。
医疗服务由无数维持、改善或恢复一个人身体或精神良好状态的商品和服务所组成。医疗服务与一般商品相比较而言,有四个突出特性。如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无形性,医疗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时发生不可分离性,医疗服务不能累积储备库存性及医疗服务的构成和质量不一致性。
在质量差异上,主要体现在结构质量(又叫基础质量,如卫生服务提供者的物质和人力等)、过程质量(又叫环节质量,如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诊疗活动)、治疗结果质量(又叫终末质量,如病人满意度、抢救成功率等)。由于很难保持质量在这三个方面对每个医疗事件都是不变的,所以医疗服务质量不同于物质产品的质量,是不一致的。
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健康的创建、维持和生产过程就像一个公司用各种投入去制造产品。医疗投入的要素如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来生产健康。经济学家把这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用生产函数表达出来。健康=H(形象:如遗传,年龄、性别、种族等,医疗服务、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状况,环境)。
假设生产函数中左右其他要素不变,总的医疗服务生产曲线则提示一个人的健康水平与医疗服务消费数量呈正相关。其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意味着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时,对于医疗服务的增量,健康以递减率增加。
健康和医疗服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医疗服务的边际生产曲线体现出来。该曲线反映医疗服务消费数量与医疗服务边际产出之间的关系。由于当一个人消费更多的医疗服务时,医疗服务消费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产出下降,曲线向下倾斜,反映了边际生产力递减的规律。健康生产函数中的其他变量也可以合并到这个分析中去。
参阅书目:
《卫生经济学》,Rexford
E.Santerre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