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抉择 (原创)

(2007-08-04 09:29:44)
标签:

健康/保健

循证医学

无偿献学

媒体报道

医笑而过

生活随感

分类: 医院管理

    昨天,遇到与“抉择”有关的几件事情,今早就谈谈这个话题。

    昨天上午,全省循证医学培训班正式开班,应邀前来讲课的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李幼平教授一上台,就提起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她指出面对疾病谱的转变、医疗资源的有限性、证据结论的不一致性、医疗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工作者有太多的抉择,也更难以抉择的问题。任何抉择,任何决策,都应该结合可得到的最好证据、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技能与经验、都应该尊重对方的选择与意愿,这不但适应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而且适应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听了一天的课,在后来的省循证医学实践中心的汇报会上,李幼平教授在阐述国家对各省循证医学中心的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服务范畴、服务方向等方面的期待更是让我启发良多。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省循证医学实践中心,如何带动一个地区的循证医学的发展、如何服务于一个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昨天下午,无偿献血车进了医院,是否献血成了我的“抉择”。说实在的,我还是有点爱心的,比如毕业以来,一直私下里捐助几个贫困的小学生上学,我喜欢把急需用的钱直接送到他们手上,喜欢组织他们一起出来玩,但无偿献血这事,除了大学的时候,献过两次,自从得知血站大发昧心财后,我就再也没有干过。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我的血被那些黑心的血站工作人员拿去谋取私利。我曾经去过血站,是为了领取一个全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的奖状与奖金。在金碧辉煌的血站大厅与办公室间游走,我眼花缭乱;那血站空地上一排排的小汽车让我感叹万千,不过我只领到100元的奖金,何况来回我打车路费还要50多元呢。无偿献血车车每年来我们单位四五次,每次都有三四百人献血,而这献血先进单位的奖金才100元,都不知道血站是怎么盘算的,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花这100元,连我每次张罗的劳务费都不够呢,不够我还是会交公的。我曾经无数次向血站的人、向医生哥波子等询问病人输血的成本与价格是如何算出来的,但都是集体性沉默,让我异常愤怒!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自己组织动员大家献血,是不是帮那些披着合法外衣的血站人员谋取私利的帮凶,但想想毕竟临床还是需要血液的,不管有多贵,毕竟它最终还是要用来救命的。想到这,自己心里就会多那么一些安慰!至于自己献血,我还是选择不献!

    昨天晚上,云集这个城市的所有的媒体都派出了记者,我院骨科一时成了众多媒体的焦点。在接到记者电话后,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初步向值班医生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向病区主任、医务部负责人、我们办公室负责人、院领导进行沟通解决办法;一边和记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初步告诉记者,刚刚值班医生并不是说只有先交款才治疗,而实际上我们已经收入病房住院检查治疗,上级医师马上就到。如果病人家属带了钱,就交住院押金;没有钱的话,我们也会进行有效的救治,但前提是病人家属必须书面保证以后要交款,毕竟医院是政府办的,医疗费也是国有资产,一旦流失,我们单位也要负法律的责任。记者对我的初步回应表示认可和理解。不过,住院总医师随后赶到,认为病人没必要花上万元断指再植,原因是该农民的两个断指在手指末端,断指非常的小,再植后成活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断一点点对工作、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他是钢琴家,断了这点肉块这辈子职业生涯就完了!”医生竟然还调侃了起来。焦点很快被转移了,当记者得知,单纯地包扎只需要一百来元,而且医院尽量会帮病人再省一些时候,很快就选择了纷纷离开,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其实,这件事情中,也有很多的“抉择”,院领导、医生、患者、我、记者的“抉择”贯穿了整个事件,“抉择”的是利益,而“抉择”的主体是代表不同利益的人。“抉择”的结果往往也是各种利益的整合。今天早上到报摊翻报纸,所有媒体的报道都很正面,不错!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平凡、平淡,思考起来,却都别有一番滋味!昨天的“抉择”又何止是这些,比如下午匆匆参加、又匆忙离开的档案管理会;比如与医院管理伦理讲课的老师沟通并提供专著;又比如参加即将踏上临床实习岗位上的医学生们的医学宣誓大会的所见所想……恰逢周末,忙里抽闲地特写几件小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