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那本500多页、2007年1月出版的《中国农村卫生调查》,直到凌晨两点才把一本书全部看完。这的确是本实实在在的好书,大量的第一手调查数字与材料分析出很多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完善的建议,我还特意在书里写了许许多多的感言。“砍断向乡镇卫生院伸去的‘魔手’”就是我在书中写的一句话。平时我看书,有个坏毛病,喜欢在边边角角写点感想类的话语。
我上天写过一篇《疯狂检查何时休》,其实那是真要是针对大中医院而言的,随后有网友说各行各业都身受其害。其实,作为大中医疗机构应付走过场的各种检查,虽然经常扰乱正常工作秩序,无形中会增添一些麻烦,但基本上还能应付的过来。不管政府部门出多么奇怪的指标、多少古怪的制度、多少古今未有的要求,各单位被逼制假造假的能力、应付各种突发紧急检查的能力还是有的。再说酒杯一端,什么东西可以放宽!
而乡镇卫生院呢?昨晚读到《中国农村卫生调查》政府对公共卫生缺位与越位那章节,发现乡镇卫生院也是“婆婆”多多,而且每个婆婆下来检查时,都得好吃好喝的款待,否则就要收费罚款,卫生院既应付不过来,又得罪不起,身处两难境地!都说要重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要加大投入、政策倾斜,怎么现在倒是各级政府部门竟然想方设法,到那些大多还处于经营困境的基层医疗机构吃喝拿要了?据了解,除了乡镇政府以外,涉及卫生院监管的有十多家政府机构。
首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至少三次。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药房进行抽样检验和检查。主要检查药品是否过期、是否是单批号、是否是国家批准的、是否是国药准字、是否从中标的有资质的企业进药等。每年从总品种中抽取3到5个品种到上级药监部门进行药品质量检验。一旦有问题,就按《药品管理法》进行处罚。
其次是工商局。每年会有一两次,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药房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药品是否过期、是否有劣质产品、是否是单批号药品、是否是禁止销售的药品等等情况。一旦发现有违规的情况,则会按照相关规定处罚。
再次是发展计划局。主要是检查收费项目是否合理。县乡都有一个统一的收费项目标准,超过标准的就是乱收费,没有项目的不许收费。药品的零售价就是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个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及其他相关单位。
还有卫生局。它主要是考核业务,通过目标管理来看任务量的完成情况,是否完成相关的任务量和业务量。年初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到年底逐项考核,比如医院收入,按照上年的收入合理确定一个数目。再比如接种人数,先核定总人数,去年如果完成总人数的80%,今年可能就是82%,这什么逻辑、哪门子标准啊,哎!
此外,还有卫生执法监督大队查证照是否齐全;质量监督局查药品质量和标准;环境保护局查卫生垃圾处理;气象局查防雷情况;税务局收个人所得税,卫生院没有营业税,但是所进的药品厂商要交纳增殖税,卫生院实际承担了税收……
多头管理,多头检查,让人眼花缭乱。流于形式,吃喝拿要,检查走样,不断不能起到有效地监管乡镇卫生院运营的作用,而且阻碍一些问题的发现。政府职能部门多头多样,药品检查这样的一件事情会有四五个部门隔三差五地分别组织一些乌合之众蜂拥而来,的确让人痛心疾首。
“医笑而过”从来不反对务实的检查,但反对流于形式的检查,反对政出多门的检查,反对临时乱编考核指标逼受检单位造假的检查,反对吃喝拿要的走样检查。“医笑而过”反复写检查,连自己都烦了!
砍断向乡镇卫生院伸去的“魔手”吧!基层医疗机构不容易,在相对困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他们默默地为8亿农民兄弟的健康而无私地奉献着。我们的政府没有理由不去在政策上支持他们,在财政上支持他们,更没有理由不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和谐发展的外在环境,要真正的做到即不缺位,又不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