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医华佗
华佗和曹操都是医笑故乡安徽人。一个是一代名医,一个是一代枭雄,不幸的是这对医患关系因为信任危机,而发生冲突,最终名医华佗被曹操迫害致死,这的确是天下古往今来所有的医生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据说,曹操患“头风”久治不愈,由于当时的华佗医术高明,四海皆知,因而曹操强令征召华佗去给他医病。华佗诊断后建议说病根在脑袋,需要先饮麻沸散,然后开颅手术取出病瘤,方可治愈。曹操听后勃然大怒,以为华佗要加害自己,急令拿下,甚至囚禁拷打,质问华佗的“杀人动机”。就这样,一代名医华佗冤死狱中,麻沸散也随之失传。暂且不说没有了名医华佗,曹操病种无人能治,最后一命归西,单说华佗作为一代名医,终究死在不相信自己的患者手下,恐怕是哪个医生都不愿意看到的。
为什么曹操会怀疑华佗要杀他呢?一方面自然与医学的时代局限性有关,当时没有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凭借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拿不出让曹操信服的诊断依据和材料。另一方面,也与曹操不信任名医华佗有关。原来,曹操得知要开颅取瘤,自然是心神不宁,犹豫不定。于是有臣子来到曹操面前,说:“大王曾闻关公中毒箭,伤其右臂,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此言激怒了主观性强、过分敏感、不信任他人偏执性性格的曹操。于是曹操认定“汝必与关公情熟,趁此机会,欲报仇耳!”不分青红皂白地胡乱猜疑,讳医忌药,滥杀无辜,自身也痛失治病的良机。
华佗以医德高尚、医风廉洁、医技精湛而闻名于那个朝代,被天下人称颂为“神医”。然而在华佗与曹操、华佗与关羽之间的医患关系,前者冲突,后者融合,的确让人不得不深思。中毒箭后的关羽,表现的是何等信任华佗:一边是皮开肉绽,血流盈盆,刮骨悉悉有声,左右皆掩面失色,一边是关公汗流浃背,仍饮酒食肉,谈笑自如,结果手到病除。关公慷慨解囊赠予华佗金子二百两,被坚决拒收,传为千古美谈。
信任在医患之间很重要,古往今来都是如此。遗憾的是,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年代,医患之间也避免不了信任危机。由于涉及到人命关天的生命权与健康权、涉及到整个社会保障体制与经济发展相比相对的落后、涉及到处理医患关系的法律法规混乱,医患关系之间的信任危机比其他领域的而言程度更深、破坏性更大、影响更恶劣。
当然,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双方的,我们的医务人员没有理由只强调患者也信任医生,我们医务人员更应该信任患者、更应该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