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障性住房概念作用制度分析问题房产 |
分类: 房地产论谈 |
关于保障房的几个问题
文/陈涛
面对日益增长的商品住房价格,面对日益增多的普通民众怨言,国家出台了“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的保障措施。今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1000万套,要求各地今年10月底前全部开工,年底前确保完成400万套。然而,各地的反应不太理想,有数据显示,6月初各地保障房开工率仅有3成。接着,6月9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发话,要求各地必须在11月末之前全面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然而,一个月之后,各地陆续公开的数据却显示,保障房开工率迅速增长两成。
为什么有如此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为什么有如此前后矛盾的表现?为什么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什么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如此等等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在这里,我要提出关于保障房的几点疑问,与大家进行商榷。
一、什么是保障房?
我查阅了百度百科: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为此,我国已经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当然,随着国家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研究、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概念也会不断完善。比如,现在还有了公共租赁住房,等等。
但是,我认为国家还是应该明确保障性住房的概念与范围,没有明确就会出现混乱,就会给地方政府以可乘之机。比如,在不足一个月时间里,全国保障房开工率激增两成,被业界质疑“数据普遍存在水分”。其中,与保障房概念模糊、各地关于保障房的项目分类不一、名目不同,缺乏统一管理意见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地方政府就将安置房归入了保障房的范围。
二、保障房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保障性住房能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再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还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都是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
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民众与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保障性住房的作用与意义,把其当作一个沉重的负担,或者是把其当作一个抑制商品房价格的筹码。因此,才会有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积极、无动力、不作为。
三、为什么不建立住房保障制度?
说句实在话,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没有法律的保障仅靠行政命令来推动一项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什么各地方政府迟迟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为什么各地方政府在统计上报数据中敢于“注水”玩猫腻?为什么各地方政府投入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有限?为什么民间资本进入不敢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什么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渠道不畅通?为什么有的地方公务员宿舍、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也计入了保障性住房?为什么还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重新进行集资建房?为什么廉租房中出现了奔驰车?为什么公租房成为了单位的福利分房?
也许,正是这种模糊的政策制定,衍生出了种种保障房的怪现象。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模糊的政策,才产生了地方政府的各种应对策略。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模糊政策,才让生活在底层真正需要保障房的人群“望眼欲穿”却只能“望房兴叹”。
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四、有了保障性住房就不要商品住房了吗?
现在的社会,人们看问题做事有点喜欢走极端,甚至可以说喜欢“矫枉过正”。说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了吧,就是所有城市的住房价格都高了,恨不得取缔所有商品住房;说国家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了吧,就觉得所有商品住房都是“浮云”,都应该统统“见鬼”去。于是,有的人甚至讨论还要不要房地产开发商了,还要不要房地产行业了。
事实上呢?连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的结果都还是未知数,竣工时间更是无从谈起,又如何来谈让保障性住房取代商品住房呢?即使是国家计划的保障性住房都按时按量完成了,也不能取消商品住房建设啊。因为如果取消商品住房,就回到了房改之前的情况,就是全民住福利房的时代了,这可能吗?
你看,7月20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同省部级领导干部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研讨班学员进行座谈时都说,在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给,有效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实际上,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谁也离不开谁。我们一方面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合理消费。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才能早日实现让广大民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2011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