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地招拍挂的局限

(2010-03-22 08:59:57)
标签:

土地招拍挂

局限

弊端

囤积土地

房价

抽签

房产

分类: 房地产论谈

土地招拍挂的局限

 

/陈涛

 

我国的土地招拍挂制度自实行以来,在国家土地综合利用、优化资源配置、房地产业振兴、促进竞争公正公平等等方面确实起到过很大的作用。这一点我们不能否定,也不能抹杀。

然而,任何一个制度、任何一种方法、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利有弊,没有绝对好的也没有绝对坏的。同样,土地招拍挂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我国从日本等国引进了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制度,应用于几项大型的水电站工程建设,既节省了工程投资,又缩短了建设工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于是,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广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一时间,全国到处是工程招标,施工单位天天忙于工程投标,很是火热。但是,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十多年后,就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故意压价竞标,使得中标价低于成本价;比如串标围标,违背了招标投标制的初衷;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中国的国情所致:施工企业多工程项目少,使得有些企业为争工程采用低价竟标的方法;每一项工程的背后都有着不一般的故事,有着领导利益的贯彻,使得有些人就想办法去串标围标;为了不亏本,低价中标者只能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维持生存;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低价中标并不一定会低价结算,使得腐败更加猖狂。如此一来,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已经形成虚设,没有意义;不仅是没有意义,反而有着副面影响,成了一些领导腐败的遮掩。

针对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许多省市修改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评标办法,改低价中标法为合理低价中标法,甚至改为资质审查抽签定标的方法,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土地招拍挂也是如此,自实施以来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故意抬高价格,使中标价大大高于实际价值,不仅提高了该地块的土地成本抬高了房价,更提升了周边地块的地价影响了整个地区的房价;比如价高者得,只有有实力的开发商才有资格参与,使得土地迅速向少数大型地产商集中,形成垄断的局面,集中的结果使房价控制在少数人手里;比如高价中标使得开发商一定要想尽办法去降低开发成本,或者变更容积率等技术参数,或者降低建造标准,或者降低工程质量;比如使得有实力的开发商囤积大量土地成为现实,等等。

试想,这样的土地招拍挂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说,还是取消土地招拍挂好,或者学一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评标办法,采取抽签决定,也不失为一种下策的下策。

20103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