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妈妈为“干妈”
——我的童年记忆之十一
文/陈涛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奇怪,妈妈是妈妈,干妈是干妈,怎么会混为一谈呢?“干妈”有什么好写的,现在这个年代,到处都有认“干爹”、“干妈”什么的,也并不奇怪。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我叫我的妈妈就是叫“干妈”。
我好久就想写一写我亲爱的妈妈了,可总也没有动笔,今天先写一写为什么叫“干妈”,也算暂了却我的一桩心愿吧。待我工作不那么忙时,再写“干妈”的故事,以报答她的教育、养育之恩。
记得我曾问了我的妈妈:为什么我没有叫妈妈而叫“干妈”?妈妈告诉我:我的上面曾经有过一个哥哥、三个姐姐,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哥哥和其中一个姐姐没有活下来,只有两三岁就因病死了。到生下我这个男孩子时,奶奶和爸爸妈妈就怕我的命又太硬了,活不下来,就让我寄拜了一个邻居大妈为“妈妈”,而叫我妈妈为“干妈”。到后来,我的弟弟和妹妹也跟着我的习惯叫妈妈为“干妈”了。当然,妈妈也没有计较,反正我们是她的孩子,就够了,还在乎什么称呼呢?
当然,我也没有亏待那个邻居“妈妈”,逢年过节我都去看望,都要送礼物、送好东西给她吃,要知道那年月是没有什么好东西吃,也是吃不饱的,她家比较穷更没有东西吃,我送一点吃的也算是雪中送炭吧。她家有什么事情我也会去帮忙,直到她去世。她去世时,我还是按照孝子的礼节参加了葬礼的仪式,并送她上山直至入土为安,尽了我的孝道。也不枉我叫了一辈子的“妈妈”,也不枉她为我分担的忧愁。
现在呢?更有趣了!我的妻子也跟着我叫妈妈为“干妈”倒也罢了,我的姐夫、妹夫也跟着我叫妈妈做“干妈”了。真的他们的,也算是和我们家近乎,也算是想快速的融入我的大家庭吧。毕竟现在,我的大家庭还是比较融洽的:虽然爸爸去世七年了,但是妈妈身体还好得很,姐姐、妹妹、弟弟、姐夫、妹夫也各有事业,家庭也是其乐融融的。
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呢:在我们家乡女婿叫岳母是叫“干妈”的。因此我叫岳母也是叫“干妈”。碰到我妈妈和岳母在一起时,我叫一声“干妈”两个人都会答应的,弄得好玩极了。后来,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声调来区分:叫我妈妈时声调稍高一点,叫岳母时声调稍低一点,她们听习惯了也能区分了,到也能解决问题了。
我有两个玩得好的童年邻居伙伴,看到我叫妈妈为“干妈”,也有点眼红了,也跟我叫我妈妈为“干妈”。真的有意思,我妈妈就这样平添了好几个“干儿子”,我也多了好几个“兄弟”。
我“干妈”已经七十多岁了,耳不背、眼不花,能自己坐车回老家,还能为家里做许多的事情,比如做饭、洗衣服、搞卫生等等。我一直想请一个保姆到家里来,做一些家务事,可“干妈”就是不同意,她要干活,不愿意整天呆着。有什么办法呢?由着她吧,只要身体还行,不累着,能吃得消就好。
到现在,我总也改不了这个称呼,已经叫“干妈”叫习惯了。我也觉得叫“干妈”很亲切,比叫妈妈还顺口,还亲热。
孤身在外地工作,我每周都要向“干妈”打个电话,问一问她老人家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干妈”每次都嘱咐我,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自己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去喝酒,要经常回来看看老婆等等。
今天坐在电脑前,我写着这篇关于妈妈的文章,心里在说:“干妈”,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劳累了一辈子,您还没有好好的享受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