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再复
再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75
  • 关注人气:15,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读《苍鹰三题》

(2012-07-13 20:11:30)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读《苍鹰三题》作者:何静恒

读《苍鹰三题》

何静恒

 

   

    读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苍鹰三题》,很想写点什么,但十来年没用过的笔已经生涩。想了想,还是用简省的办法,写出我读文章时的意识流,这对我是个讨巧的方法,但下笔时还是很犹豫,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样做。

 

(一)

    “两只苍鹰站立着”,为什么是两只苍鹰?我不解,看了又看,我的眼前出现了两只苍鹰的纪念碑,黑色的铸铁的颜色,思想者的颜色。奇怪的是两只苍鹰一只虚一点,一只实一点。忽而又有了变幻,是两只,也是一只;是一只,也是两只,倔强地屹立在山顶上。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啊,没有生命,没有花草,没有虫蚁,这是一座被天火和地火烧焦了火焰山,满眼是黄沙。

    这又是一个多么干净的地方啊,说它干净,正因为没有虫蚁,没有花草,连被太阳烤黑的鸡冠花也没有(太阳烤黑的鸡冠花不属于鹰,因为鹰和鸡,在刘再复先生的散文中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远离了鸡和枭(争吃尸体的枭比鸡更令人厌恶)的聒噪,在只有地火,只见黄沙的岩顶上(这岩顶只属于鹰),鹰高傲地沉默着,在沉默中积聚力量。

    现在我切实地看到了两只鹰:一只是人称代词“他”,另一只是人称代词“我”。“我”注视着铸铁般的站立已久的鹰,见“他”的铁钩般的爪紧紧地嵌在岩缝中,不惧地火的煅烧。“我”担心了,“默默”地唤“他”起飞,为什么用“默默”二字?我猜想是因为 “他”,站立之鹰,本来就是和“我”,另一只苍鹰互为过去和现在或者说是互为内宇宙与外宇宙。读这首散文诗,我常常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也分不清什么是内,什么是外。

    因为这两只苍鹰,我看到了在荒寂的被生命遗忘的岩石顶上积蓄着的强大的生命磁场。

 

(二)

    现在,“他”真的孤独了(虽然依然可以找到“我”的联翩浮想)。“他”,站立之鹰,孤独地置身于天火和地火之间,固守着这一片“漠漠黄沙”。虽然“他”可以飞,可以闪电般地冲上蓝天作他的“云端翔舞”,可是“他”决绝地选择了站立,因为“他”的爪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岩石的缝隙之中。

    我看到天火在烧,我看到地火在烧,鹰的生命力在烈火的锻造中愈发强大了。你仔细看那“黄森森”的鹰的眼神,分明在诉说着对干旱荒凉炎热的蔑视。我还看到了孤傲的鹰以自己在烈火中燃烧的身躯,铸就了火焰山上生命的凯旋门,这是不死之鹰的精神凯旋。

 

(三)

    “她”,飞翔之鹰,是站立之鹰的另一种生命形式。

    长途飞翔后的鹰倦了,她的羽翼需要整理,她的灵魂需要栖息,百转千回,她用干涩的眼去寻找生命的绿地。她呼唤黄河,黄河寂寥;她呼唤山林,烟尘飞扬。她问风,她问雨,“羽翼的家园,你在哪里?”

    当灵魂栖息的森林已经缺失,天涯海角的绿洲无处可寻,日复一日的寻找中,鹰倦了。她的羽毛有时会脱落,她的声音有时会黯哑,但是鹰到底是鹰啊,我听见了她对自己呼喊:“不要寻找栖息,只管飞翔”!这是“她”对自己下的战书,不过真的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吗?真的什么地方都可以落脚吗?在“灼热的沙漠”中,在“冰封的河川”上?我有些担心,但是我又看到了那双“钢铁锻打出来的双脚”。

 

     我感觉这篇散文诗太像一个预言,我分不清时间和空间。我试着去寻找这篇散文诗发表的时间,只发现了大约是1989年以前(我住的地方真的是天涯海角啊)。无论如何,飞翔之鹰的宣言“不要寻找栖息,只管飞翔”神奇地预示了刘再复先生第二人生的漂泊之旅。

    我认为评论刘再复先生的文章最贴切最中肯的人应该是他的女儿刘剑梅。所以,还是用刘剑梅教授的话来收尾:“我读父亲的散文诗,总是被这种生命的力度所感染。因为有了这种力度,他永远都在寻找,永远都不停息,不惧怕望不见顶的高山,也不惧怕深不见底的幽谷。”

    我想,这就是《苍鹰三题》的精神内核吧。

 

                                         2012年7月8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