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谢]拙作《闲逛北京王府井大街》发表于2022年8月23日《湛江日报》

(2022-08-25 20:03:26)
标签:

一路风吟

发表

作品

展示

分类: 发表展示
    [存谢]拙作《闲逛北京王府井大街》发表于2022年8月23日《湛江日报》,特别感谢倪编的支持!

http://paper.gdzjdaily.com.cn/image/log.gif
返回报网首页   版面导航
2022年08月23日 星期二        
http://paper.gdzjdaily.com.cn/image/x1.gif
http://paper.gdzjdaily.com.cn/image/x2.gif
当前版: A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http://paper.gdzjdaily.com.cn/image/soundon.gif

闲逛北京王府井大街

唐赵芳

   唐赵芳 (徐闻)

  北京王府井大街,全长1000多米,南起东长安街,是是老北京商业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我从北海公园出来,游览了北京胡同柳荫街,外观恭王府,经过前海西街,目睹了北京人力三轮车的风采,景仰了郭沫若故居,随后走进王府井大街。

  北京王府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辽、金时代,那里曾是一个村落,人口稀少。北京建成元大都以后,这片区域人口逐渐兴旺起来,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修建,并起名“丁字街”。明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在此建起十座王府,时有“十王府街”之称。清代废除十王,街道改称“十府大街”,作为八旗居址;清末,街上开始零星出现商肆;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将王府井大街北端的八旗神兵营练兵场改为东安市场,街道两侧的商贩全部迁入市场;清王朝灭亡以后,居住在这里的八旗世家,失去俸禄,为了寻求生存,纷纷向外租街道两旁的房屋开辟商肆。从此,王府井商业活动日益兴旺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京城的商业中心。

  据考证,“王府井”、“王府井大街”得名于明代中叶,街上有口水井。《乾隆京城全图》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均绘有该街有一口水井并标明位置。1915年北洋政府绘制的《北京四郊详图》把该街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甘洌甜美的水井,与王府合称为“王府井大街”。

  如今的王府井大街,店铺林立,以新东安市场、百货大楼和东方新天地为代表,700多家商家汇聚于此:有亨得利种表行、同升和鞋店、盛锡福帽店、瑞蚨祥绸缎布料店、东来顺、全聚德、东兴楼饮庄等百年老字号店铺,又有丹罗大厦、友好世界商场、美工大厦、王府井书店等现代化商厦。

  天元利生体育商场前,人山人海,高空弹跳,似乎把人带进太空;半个世纪的“中国第一座”北京百货大楼如今又已焕然一新;新东安市场——东来顺商场依然恢弘厚重,古朴典雅;大街两旁的白果树青翠欲滴,绿意盎然,枝头挂满串串的果实在微风吹拂下摇曳多姿,格外醉人;绿荫下的小吃,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王府井汇集了京城的古老和现代的元素。走在王府井大街上,进入视线的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街道两旁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古典的和现代的建筑群体相显益彰,使人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折射出建筑艺术之美。漫步于王府井大街,似乎置身于一条长长的艺术长廓。

 

上一篇    下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