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交虫
最近各大主流媒体都爆出了这样一条新闻:某知名制药企业被怀疑有质量问题,中药部分已被勒令停产整顿。此事引起大家广泛议论的原因有2个:一,此次曝光的关于医药的问题,不是因为价格“虚高”,而是“虚低”;二,该药企旗下许多品种的药物入围多省基本药物的中标,比如包括老百姓常用的复方丹参片、板蓝根、牛黄解毒片等常用药物。个人认为,“治病救人”的药品涉及造假质量问题,关乎人的生命安全,应及时召回以免酿成大错!
所谓基本药物,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提出,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它必须安全、有效、价廉。我国从2009年开始制定并且执行关于基本药物的相关制度,基本药物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并统一配送。毫无疑问,编制基本药物目录并且进行招标采购,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标杆性意义的事情。它不仅是单纯与世界接轨,更是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就像国家会控制盐的生产和销售一样,基本药物也像生活必需品一样受到监督和保护。当你感冒了,当你发烧了,当你嗓子疼了,当你磕破皮了,大多数常见病都可以在基本药物目录里找到所需药品,目前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都供应了基本药物,实现了百姓家门口看病的愿望。
鉴于基本药物的定义,你不难发现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安全有效,二是价格低廉。这二者必须同时兼顾才可以发挥这项制度的效能。如果只顾上了前者,容易出现天价药,老百姓买不起;如果只顾上了后者,容易出现劣质药,老百姓的健康得不到保证。虽说药价虚高“谋财”,但药价虚低是以药品安全为代价,以无效药“谋财”,更以危险成分“害命”!
数据显示,该四川企业中标的药物的材料成本仅为全行业平均成本的20%左右,因此报价低的离谱在情理之中。如此劣质药根本就是带着低价面具参与中标,在生产、销售中做手脚进入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为争夺市场、利润不顾百姓安危。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采取措施,勒令该企业停产,基本药物的生产和质量也得到了重视。作为一个企业,也需要有自己的良心和良知,不能为了达到中标目的、为了抢占市场而去做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这么做,不仅仅是让劣质药流入市场这么简单,更伤害了一些积极的品牌药企的积极性——他们很可能因为这种不公平的竞争而放弃投标,从而失去为我国医疗改革事业添砖加瓦的动力。
事情曝光之后,个人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赶紧召回出现问题的“基本药物”,越快越好,因为它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问题。另外,在基本药物招标时,要彻底摘掉“唯价论”的帽子,切实把握好质量关,有必要的话,不妨将一些有不良记录的公司列入黑名单,彻底杜绝合格假药、无效药出现在基本药物制度中。
同时,建立基本药物“光荣榜”,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荣誉为衡量要素,“光荣榜”可以很快很透明化地确立招标基本药物质量标准。不仅老牌的、信誉好的品牌企业可以公平地参与基本药物招标,保证医药市场的良性发展,更实惠了百姓,用药安全是基本药物真正落实的前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