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何为良知
“李昌钰先生,如果有人告诉你,那张所谓的年画虎的来龙去脉、工艺流程——先由打虎先锋《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用周正龙的第6号和第29号野生华南虎照片电脑拼凑合成,又经济南一个叫做小鱼啵啵啵的打虎网闹手工描绘加工,再让浙江义乌不法商人突击制版印刷,最后再由《南方都市报》打虎记者独家生猛爆料,你这个著名的美籍神探会做何感想呢?”
有网友问,何为良知?
虽然经常讲,但回答起来并不容易。我细细想了一番,“良知,应该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善良心地和传统的道德观念”。又怕太单薄,不准确,经过查询,比较欣赏和赞同这样的解释,故转之: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
人性良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曰“知耻”。知耻,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耻,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以后的长时期中,耻也都列为孝悌忠义廉耻八德之一。知耻,是道德的自觉。有羞耻心,人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救药。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无廉耻,无法可治”。
二曰“知愧”。知愧,就是知道惭愧,知道内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西方古代格言说:“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所谓愧则有悔,愧则有疚,悔疚则伤及神明,内心的安宁从此遭到破坏,整日处于恐惧之中,这惩罚并不算轻。知愧而忏悔,知愧而努力,良心的安妥比任何物质利益都值得珍视。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也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四个大字:问心无愧。
三曰“知恩”。知恩,就是常怀感恩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姿态,是人性的一种证明,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辉,雨雪滋润,大自然哺育了万物生灵;父母养护,师长教诲,亲朋们扶助着我们成长。人生在世,谁能够离开社会而生存,谁没有受过别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倘若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一个人,干了坏事知道羞耻,做了错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报答,这就叫有良知。当然,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什么叫恩,什么叫仇,这种分辩是非的能力的形成还是要靠后天的培养。所以良知是天赋的道德,道德靠后天的修养;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了。
附 周正龙所拍野生华南虎照片第29号
1.近 2.中 3.远

点评:
老虎乃百兽之王,位于生物链的顶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图腾,中国有1/12的人属虎。过去由于人类的短视,致使野生华南虎已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大巴山林区仍有野生华南虎生存,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喜事,也是全人类的福音。无论处于何种立场,有何理由和借口,保护野生华南虎都应该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反映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公民是否具有良知的一面镜子。无论你的招牌多大,权势多高,站在这面镜子前,你能做到问心无愧吗?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