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快收盘时,溜达到我隔壁间的王嫂那小坐。王嫂告诉我:上周得到消息,创新型“封基”政策有望出台。如果“封基”的折价率高到一定的幅度,持有者就可以按净值赎回。这就迫使“封基”管理人不再敢向从前一样老玩“基金黑幕”的猫腻。你再捣鼓“老鼠仓”式的把利益向关联人输送,造成“封基”的折价率过高,对不住了!咱立马按“封基”的净值赎回。“还有这等不为关联者搞利益输送的好事?”我有点儿将信将疑。
但我相信王嫂不会让我吃亏,更相信她是一流的“封基”专家。这方面真的没人敢跟她比!她属于那种“资产大如牛,胆量小如鼠”类型的老太太,定力之执着不渝,让我觉得近乎冥顽不化,简直叫人叹为观止!前年千点左右大家都建仓了,她不为所动;去年基金抱团炒蓝筹,她视若罔闻;今年黑马迭出,她也无动于衷。这轮大牛行情她是彻底的踏空了,她只埋头天天做“封基”,赚一二分不嫌少,赚一二角不嫌多。她与我一样,在大户室除单独享有可上网的电脑之外,还享有多份券商免费赠阅的证券报和周刊。可我从未见这老太太上过网,另装给她的电脑纯属摆设。我也从未见她读报读刊,我估摸着她带回家那些证券报刊恐怕也没几天就进废品收购店了。总之,每个交易日只见王嫂光做她那情有独衷而不要缴纳印花税的“封基”。
“封基”我已多年未亲近。“买啥好呢?”我问。
“都是价值洼地,都是金矿呀!你像猴子猩猩似的瞎摸一只都能挣。”王嫂十分肯定地答道。
实际上,每只“封基”的折价率是多少,这些数据电脑盘面上都应有尽有,完全无须什么“研究中心”来统计,也无须哪个分析师来照本宣科。我想,既然王嫂说了这是纯度很高的金矿,那么折价率高的就是首选。正在开盘交易的也就不多的39只封基,好找也好算。最后我选中500015基金汉兴买进10万个单位,每个单位价1.145元。它的净值是1.825元,前期虽已有不小的涨幅,但折价率居然还高达59%!从“封基”的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来考量,我等于花六毛钱买下一元单位价的基金。这不是白送银子给我吗?
王嫂说的没错,金钱之水正流向估值偏低的“封基”洼地。次日,便见沪深两市“封基”全体变“疯鸡”,39只全部大涨,包括我持有的基金汉兴等26只“封基”都涨停。壮观的井喷啊!“封基”这种普涨的情景我有八年未见了。今日我买的基金汉兴又涨了7%。
我思忖,在去年开的一次基金管理人联席会上,尚福林说过“鼓励推出创新型的封闭式基金产品”的话。可知,日后推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自在情理之中,“封基”高折价率的怪现象肯定不会存在太久了。大成基金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产品就设计了所谓“救生艇条款”,也就是规定,当这种基金的折价率过高时持有人随时可按其净值赎回。笔者还见消息说,有人正在设计创新的基金权证和较短封闭期限的封闭式基金。
我也有些隐忧,“疯鸡”折价率回归固然不错,但新的忽悠可能重演。新股民、新基民有所不知,当年一元净值一个单位的封基被黑嘴们连忽悠带疯炒,炒到一个单位五元的比比皆是。庄家是否会故伎重演呢?再者,过去的行情曾经屡屡验证大盘与封基形成“跷跷板”的走势,并意味着市场活跃的投机性资金被吸食殆尽,行情接近尾声,封基变“疯鸡”成了大盘步入下坡路之先兆。不过,本轮行情的未来将如何演变,目前我还真吃不准。虽说高定价、高溢价、高市盈率首发的新股及“小非”和“大非”拿走的资金多得惊人,但眼下源源未断的新散户带来的资金之多更是创历史纪录的。
信箱:lixiang7@sina.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