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庭院为荷花添色
题图二:浮翠亭

今日七月三十一日,七月将尽,此月乃赏荷之佳期,至八月,则荷入中年矣。昨日台风“竹节草”登陆沪上奉贤,风雨竟日。此刻,台风已入江苏宜兴境,沪上风轻云淡。余漫步户外,见道旁枝残叶散,荻柴浜两岸绿植倾颓,一片狼藉。
九日前,余游滨江森林公园观荷,得享天时地利。观荷固重环境,彼时一塘碧水,周环泥岸,田田绿叶覆水,其上红花万点,虽美,终是“野趣”。今日所见荷塘,在一绝美庭院中,一汪碧池,周绕太湖石,旁有水榭、曲廊、石桥、假山、小亭,此乃大观园一景也。
余曾数至杭州观荷,顶烈日、冒酷暑,多是野荷。即便是名闻天下的曲院风荷,亦未曾见此等庭院之美。荷塘西南隅,有假山耸峙,山上有亭翼然,近观其名,曰“浮翠亭”。
俄而,一缕文化幽香拂面。苏轼《华阴寄子由》有云:“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浮翠”二字,状山峰翠绿若浮空,此或为“浮翠”较早之文源,后世同名之亭,或受其启发。又,宋李处权有《陪陈叔易汪彦章登浮翠亭》诗,朱熹与门人刘淮同游麻沙浮翠亭,亦有诗文唱和。
“浮翠”二字,妙绘周遭翠色环绕、若浮动之景,寓意自然之秀美灵动。如苏州园林之浮翠阁,显阁之高耸、周之苍翠,自山下仰望,有翠色浮空之感。
今日之浮翠亭,画梁雕栋,主色为赭。赭色者,昔为皇家专用。由此念及北京北海公园之浮翠亭,通体赭色,闻其为武将观礼之所,彰显皇家威严与等级,亦寓对江山社稷之掌控与守护。
登亭俯瞰,全园皆绿,恍若置身翠海,飘飘欲仙。忽觉,除庭院中心荷塘外,其东西两侧,尚有三五小池,皆植荷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