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画梁雕栋深处
题图二:演绎前赴后继

观荷20年,从未见到过如此雅致的荷塘,荷塘大概有两三个篮球场那么大,荷塘四周非土岸,而是用珍贵的太湖石相围,岸上有画梁雕栋的长廊,有石板曲桥,有小亭,有宽敞观荷平台和水榭。生长在如此环境中的一池荷花,因四周的环境而越美,越含诗意。有一年,到世纪公园观荷,在风荷桥南侧,泥岸雨后泥泞,鞋沾泥巴,一个踉跄,差点滑倒在地。八旬老者,咋摔得起?人要骨折,手机也要“吃泥”,其狼狈可想。至今,走过风荷桥,心生余悸。
杭州乃夏日观荷胜地,曲院风荷乃胜地中之胜地,名声在外,但是就连曲院风荷,也没有如此观荷大庭院,以大庭院的视角视之,皆野荷也。七月三日到申园观荷,今日,七月二十二日来滨江森林公园观荷,令昔日之观荷顿时失色也。环境美,荷花美,心情亦美。
一池清荷,是夏日最沉静的宣言。它们从黝黑的淤泥里钻出来,带着水泽的湿润,把最洁净的裙摆铺展在阳光下。那些粉白的花瓣像是被晨露洗过,连脉络里都透着清亮,仿佛世间所有的污浊都沾不上分毫。污泥是它们的摇篮,却从未成为羁绊,反而衬得那份洁净愈发动人
-- 这是荷花写给世界的第一封情书,关于坚守,关于在困顿中依然挺直的脊梁。
盛夏,阳光像融化的金箔,沉甸甸地铺在水面上,连空气都在发烫。荷叶却把绿意撑得更开了,圆盘似的叶子托着滚圆的水珠,任烈日在上头烤,任暑气从水底蒸腾,依旧舒展得自在。花瓣也不怯场,在热浪里微微摇晃,把香气酿得更浓,像是在说:越是炽热,越要活得热烈。这份对酷暑的坦然,是生命最倔强的姿态。
立于池边久了,才懂荷花的深情原是一场漫长的奔赴。眼前的莲蓬已经鼓胀起饱满的籽粒,褐色的莲房带着成熟的从容;稍远些,几朵红花正开得尽兴,花瓣舒展如舞;再望过去,青嫩的花苞还在水里积蓄力量,尖尖的角儿藏着未说出口的期待。三个月的花期里,它们从不争抢,只是前赴后继地绽放。旧的生命完成了使命,新的力量便接棒登场,把一池的生机延续得悠长,像一首写不完的诗,每个段落都带着温柔的执着。
风过处,荷叶沙沙作响,那是荷花在低语。它说,洁净是本心,坚韧是风骨,而生生不息,是对岁月最深情的回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