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双照亭

题图二:匾额 - 业樾
申园有茶室,名“申园茶事”,颇别致。其隅有矮桌,置七弦古琴,惜无人奏。侍者言,夜有雅集,则有操琴者。若室内有琴音,茶趣当倍增。昔在扬州瘦西湖熙春台二楼啜茶,曾观人弹筝,难忘;于杭州城隍阁二楼茶室,亦曾品茗观女弹琵琶,亦难忘。
两度离席,绕行周遭,赏建筑之美、草木之秀、盆荷池荷之妍、薄雾之幻,兼以读匾为乐。
有亭焉,额题“双照亭”。
其名之由,或因亭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虚实相生之景,江南园林多有此趣,如苏州拙政园倒影楼,得名亦因楼与倒影之妙。或谓日月交替照亭,寓时序流转、自然变迁,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因日月照临而景异,与此理或近。又或含文化之映:中华传统中,“双照”可蕴深哲,如道家阴阳相和、儒家德与行相照,皆显国人对平衡和谐之求。
双照亭之意,不甚难解。一转,入一建筑,额书“业樾”。何谓也?
“樾”者,树荫或成荫之木也,常喻幽静庇佑之所。如《诗经》云“维柞之枝,其叶蓬蓬”,后世文籍多以“樾”表清凉隐逸之意。“业樾”者,或合“学业/事业”与“林荫清幽”之境,寓意于此静心修业、得庇佑之福。
茶室女史言,出申园北门,不过一刻。果然!吾辈10:48分出北门,10:53分即上滴滴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