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一:终于寻到我心仪的摩崖石刻 - 浮玉
题图二:七年之前曾留影“浮玉”
焦山是一座文化山,其摩崖石刻闻名全国。窃以为,最令我心仪的石刻仅二字 - 浮玉。为啥?因为这二字石刻,引发了游人的强烈共鸣 - 焦山,不就是浮在长江中的一块碧玉吗?因此,焦山有了别名 → 浮玉山!
今日重放焦山,心切切,就是想再好好看看“浮玉”二字,就是想再次留影“浮玉”,和七年之前的合影构成一个对照,一个呼应。人的心理有时很奇怪,旧地重游之滋味在初游之上哦。
尤其到了晚年,旧地重游之心日炽。我不知道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否也含此意?
比如,2014年的第一游就是双飞成都的自由行。目的就是为了去再看一看刘文彩庄园内的泥塑《收租院》,旧地重游,念旧怀旧一番,比初游一个名胜要有意义得多。
今天进入焦山,在定慧寺前的桥上,邂逅2011年长海医院的同室病友老颜,他已经游罢焦山,我急切地问他:见到“浮玉”二字了吧?老颜头一摇,说:那儿还没有整修完毕,我没有看见。闻之,我心一沉!
须知,自2008年在“浮玉”前留影后,分别于2011年12月/2012年6月两次到焦山,皆因封山整修而无法进入焦山西侧的摩崖石刻区域。
今日,发现整修之后的焦山西侧,临江建起了木栈道。从木栈道上东行,很快就回到了定慧寺西。压根儿没见到那一排紧靠山壁的摩崖石刻。
走完木质栈道,我不死心,硬是一脚高一脚低地走过尚未完工的工地,回到紧贴石壁的石道往回走,不料,豁然开朗,“浮玉”二字展现眼前。-- 让我体会到啥叫 - 心花怒放。
在下列照片,看官可以看出我的行迹 - 如何走完了木制栈道,再返回山脚之石道,再如何见到久违心仪之“浮玉”。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