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平视万国建筑
题图二:2025福
曩昔书及,赴外滩六号四楼,享意式下午茶,然此番经历,实令人失望。室中昏暗,客稀寥寥,窗牖狭小,茶食冰冷且量寡。诸般不佳,使吾觉此一游,仅此足矣。
时维下午三时三十分,吾等起身离席。下楼之际,小女请服务员引吾辈往阳台一观。此诚妙想也!
一侍者掀塑帘,步至阳台。吾等自昏暗而出,豁然间天地开阔明朗。望黄浦江畔,浦东高楼林立,似列阵之军;向左而顾,五十余幢万国建筑依次排开。虽于入外滩六号前,曾登外滩三号之顶,已为眼前胜景所震撼,然此刻心中仍泛起层层涟漪。往昔多年游览外滩,惯于仰视诸般洋派楼宇,今日首次换以平视之视角,感受迥异。
侍者极为热忱,为吾等拍摄诸多照片,其摄影之技颇为娴熟。
当日气温略超十度,然于露天阳台品茗,显然不宜。寒气透骨,久坐恐生疾病。吾届此龄,觉冬日外出,身体微有汗意最为适宜。
眼前之景,平生罕见,遂令思绪飘飞。远处上海大厦,宛如外滩万国建筑之领袖,于夕阳映照下,格外耀眼。忽有一事涌上心头。
一九七二年,吾被分派至海岛一中学执教。彼时尚无拉杆箱,仅有“旅行袋”。吾手提帆布旅行袋踏入校门,诸多师生皆见之。旅行袋上有白色上海大厦图案。两日后,一学生问吾:“毛老师,您在上海的家,可是旅行袋上之大楼?”吾闻之惊愕,旋即大笑。
今追忆往昔,犹觉心有戚戚。昔日所居乃租借之房,月租金仅七元,面积约二十平米,地面为泥地,屋顶石灰常落于餐桌之上……
岁月沧桑,感慨系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