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东宫门外

题图二:留影仁寿殿外铜兽前
7月26日中午离开颐和园,从东宫门出。东宫门即颐和园之正门。
游人不会想到,东宫门内的仁寿殿,玉澜堂皆颐和园之重要建筑。门外古松参天。更可观赏的是:门外铜雕凤凰,狮头兽,龙......,极为生动,美感十足。驻足细览,不忍离去。不得不佩服当年的工匠!
从仁寿殿到玉澜堂,有一连串历史故事。导游,本来就说会道,又善于添枝加叶,因此,历史故事就格外精彩,导游带的团队,侧耳倾听,就连其他游客也被吸引,围成一大圈。导游得意时,手舞小旗,声如洪钟。站在一旁,我免费旁讲。导游说:正中有三个门洞,中门叫御路门,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专用大门,两旁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
接着,一句“言归正传”,说了以下故事,至今未忘!
东宫门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写有"颐和园"三个大字。字迹浑厚、苍劲有力,据说这是光绪帝的御笔。光绪帝为写好此匾,还有故事。
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颐和园后,下旨要工部大臣找人为东宫门写一大匾。工部大臣想来想去,感到只有请光绪帝书写最为合适,于是便去求见皇帝。光绪帝悉此十分高兴,二话没说,提笔就写。工部大臣一看,"颐和园"三字被写得歪歪扭扭,难看。无奈,只好照其手迹做匾挂上了。
慈禧太后从紫禁城来到颐和园。她看见新挂的糟字大匾就火了。瞪了一眼后说:"此字这般不雅,怎配挂宫门之上,还不快给我摘下来!"
光绪得知此事,吓出一身冷汗。他将工部大臣找来商议,听说有位王永福老木匠写得一手好字,家住园外的六郎庄,近在咫尺,不如求教于他。工部大臣将王永福请进了玉澜堂。光绪殷勤招待遇老人,经一番勤学苦练,终于练出了一手好书法。不久,一挥而就地写下了苍劲有力的"颐和园"三个大字,博大臣们的喝彩。光绪将此字进呈慈禧太后过目,老佛爷看了也表满意,并叫人做成九龙金匾悬挂于东宫门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