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享受穿堂风

题图二:萱草花
离开黄兴铜像,没有走回头路,而是另辟蹊径,东行,去密林深处。行100米,来到密林出,眼前,竟然有一圆洞,圆洞外即广阔的草坪,草坪外是一大片湖面。圆洞,有绿树搭成的穹顶,内有长椅。进入圆洞,顿感风劲,且含草香。烈日之下,百草生香,加上草坪上有园林工在用机器割草平整,草香更是浓郁诱人。
进入如此凉爽的绿色山洞,不思离开,恰好,洞中有长椅,于是,与友坐下小歇,手摇折扇,香风扑面,请路过游客为我们拍摄照片,请看题图照。以前上海人家没有空调,晚餐之后,就把凳子躺椅搬到弄堂,享受“穿堂风”。我跟友人说,想不到今日享受“穿堂风”,于黄兴公园。
不走原路,正确。湖畔这一带,巨树参天,曲径通幽,诗意弥漫。路旁,或见游人独坐树下,或见游人三五小聚,尽情享受盛夏的凉晨。
我爱看巨树,黄兴公园建园20余年,当年栽种的小树,已经成林,已经参天!十年树木啊。湖畔巨树二三,令我想到森林公园的“五棵松”。
我爱看路边的鲜花,现在已入盛夏,春日的百花早已隐踪,初夏的绣球花已经开始蔫了。但是,今日有一种花,虽然不甚起眼,却是中国名花,现正盛开:萱草花。(见题图二)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把康乃馨作为母亲花。随着洋节的流行,一些国人也开始把康乃馨视为中国的母亲花。实际上,中国古代早就有代表母亲的花 -
萱草。萱草体柔性刚,象征着东方女性的宽容温柔、朴实坚忍;萱草华而不艳,散发出中华母亲恬淡优雅、慈老爱幼的光辉。萱草作为“中华母亲花”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和描述。此后的历朝历代,有关萱草的诗词歌赋、杂述著作层出不穷,几至汗牛充栋。
唐代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在此,孟郊直接将“慈亲”与“萱草”联系在一起:萱草生满阶前,游子正远行天涯。慈母依门远眺,思子心切,以致眼前的萱草花都视而不见了。
8:41分,眼前一亮:荷塘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