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外滩万国建筑精华部分
题图二:万国建筑外即浦江观景平台

150年前,外滩,黄浦江之一片江滩也,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现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准确地说,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它们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今天,离开华尔道夫酒店,出门北行。以前到此,很少走此路,总是走外滩平台,那里可以看江景。今日走此,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尽收眼底。拍照,留影,不亦乐乎。
走这段路,不能疾步,缓步慢行,150年的历史,一页一页,从眼前翻过。150年,不可谓长,不可谓短。历史确实如此丰厚,积淀的故事如此精彩。想到唐代孟浩然的诗“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
1957年从镇江迁沪,至今67年过去,记得第一次到外滩,11岁的我心疑:是外国吗?从镇江小城突然到大上海,视觉冲击和精神冲击齐来。1964年考入复旦后,经常乘坐42路到外滩,再过外白渡桥去四川路桥下上3路电车回校,许多次走过外滩。
对我而言,1957年在十六铺上岸,从11岁的小孩到今日满头银发,一晃;对外滩而言,从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到成为万国建筑博览,
一晃;对浦东而言,从1990年回沪时的一片荒凉,到今日现代高楼林立,一晃。
走出华尔道夫酒店,到南京路口的外滩观光平台,走10分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