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明村大酒店和全国土特产商店,采购两大袋美食之后,就游完淮海路,曾经熟悉,现在有几分看不懂的淮海路。
正巧,对面停着一辆出租车,可免滴滴。
车沿淮海路西行2分钟,右拐,入瑞金一路。1957
-
1966在淮海坊度周末,夏日经常从淮海坊到“新陆游泳池”去游泳,就走过瑞金一路。这里有上海名牌向明中学。我们当年就读的南郊中心与向明中学,天壤之别。但是1964年考入了复旦,曾经的天壤之别,抹去。记得当年漕河泾的房东在向明中学做清洁工。经常带回大量的橡皮和钢笔......。回忆闪过,车上高架。上了高架,即为通途,高架+延安路过江隧道+浦东大道地道,总计10公里以上,没有红绿灯。驾驶员告诉我,限速60码,他可以开到70码。红灯不断,车速咋快得起来?高架上有一处是三层,颇为壮观,留影一幅。
上出租车或滴滴,喜欢更司机聊上两句,有善言,有木讷。今遇善言者。安徽宿州人,在上海开了17年的饭店。三年口罩,被迫打烊。夫妻小店,雇佣5人,小饭店有七张桌,小本经营,盈利颇丰,疫情结束,开始开出租车谋生,辛苦且少赚。一声哀叹。吾劝:不必叹气,开好车。
淮海路雁荡路口上车,到夕照荻柴浜,24分。为上海交通骄傲。没有高架,没有隧道,没有地道,再增加一个小时,也未必能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