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繁花全家福
题图二:范志毅和卢美琳
2023年年末,央视黄金档播放《繁花》,2024年1月2日东方卫视始播沪语版《繁花》,全家又从头看起。昨晚29 -
30集,大结局。这些天,每晚看大戏,年底新购买的海信55英寸挂壁电视,为观剧添花。夜观剧,白天看手机网上的点评,花絮和小视频,津津有味。昨日下午在星巴克,听说:楼上影院最近夜场生意冷清,皆因《繁花》热播。
看完大结局,一腔感慨。想到:1997年,琼瑶到北京旅游观光,偶过“公主坟”,瞬间被这个奇特地名吸引,向当地人打听,琼瑶得知一个故事:清朝,一位民女,被乾隆认为“义女”,此女死后便以“清朝格格”的名义葬在公主坟。因此,创作了《还珠格格》。
什么灵感让金宇澄写《繁花》?他说:
2011年,我路过陕西南路口的人行天桥,无意中看到一个在那里摆地摊的女人,岁数很大,正在卖小孩的鞋袜。就这惊鸿一瞥,我认出这个女人是我青少年时代静安寺地区最有名的一个美女。
我看到她,并不是想说她怎么潦倒如此,在这个地方摆地摊,而是想表达时间的残酷性。时间能把你印象中已经记不起容貌的美女,变成这个样子。
一朵花开时,大家都觉得美,但没人去仔细记录她慢慢枯萎的过程。这最终成了我动笔写《繁花》的重要原因。
昨晚大结局,观感与金宇澄的写作动因产生碰撞:三个女性(李李,玲子和汪明珠)的结局,王家卫手下留情,没有很悲惨,汪明珠也没有生下双头婴。但是,三人并未逃过“好花不常开”的铁律。
1993年,47岁的我,离开公司,回到校园。当时有一句流行语:十亿人民九亿商。堂堂交大,因许多教师去经商,去合资企业拿高薪,课都开不出,开天窗,听夫人言,我逆行回校园。
逆行,我深感:时代决定人性,“逐利”改变命运。爱情,怎经得起“资本”碾压?宝总和玲子邂逅于东京,宝总和汪小姐携手于27号,若不是那个“逐利”的年代,美好爱情会结果,过白娘子都羡慕的小日子。剧中,“逐利”毁了爱情,迎接他们的是:凶涛恶浪,太苦太累。坐了一趟过山车,“宝总”变回阿宝。
网上热闹,正面和负面的评论很多。但是,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尤其是沪语版,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情节紧凑,摄影考究,演员到位,语言出彩,每一帧画面皆有美学质感,观之,堪称享受。
在观看《繁花》之前,全家刚刚看过电视剧《画眉》,觉得可以及格。看过《繁花》,60分也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