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坚守四行仓库的大背 
题图二:谢晋元手迹

参观四行仓库,心情复杂,即为八百勇士的浴血鏖战的精神所动,又为当年抗战八年历史所动。
四行仓库,这样一个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地,只是当时历史的一个横切面,或曰一个“点”。进入纪念馆,先介绍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大背景:淞沪会战。
所谓“淞沪会战”,即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在我国抗日的战场上,如果说起哪一仗打得最为惨烈,那莫过于淞沪会战了。国军几乎将全国上下所有的精锐兵力都投入了上去,随着日军兵力逐渐增多,国军明显招架不住,为了保证有生力量,蒋介石下令让坚守在淞沪的国军将士撤回来,接到这个命令下达之后,淞沪会战战场上的各级国民党官员,纷纷对部队撤退制定起了相应的计划,谢晋元就是接到了师长的命令:让谢晋元边打边撤,退至四行仓库坚守的方案。
而谢晋元在得到这个命令之后,立马集结部队向四行仓库方向集中,这个时候谢晋元的心里就非常清楚:上级领导给自己下发这个任务,是为了让自己的部队拖住日军前进从而掩护大部队的撤退,他也明白这次的任务可能:有死无生!谢晋元坚定的率领着部队到达了四行仓库。谢晋元领导的400壮士就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硬骨头。谢晋元领导的400壮士,在四行仓库保卫战当中拖住了日军30万大军坚守了4个昼夜。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 --
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这次保卫战的成功,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