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挥动芦花,告别电厂

题图二:吓我一跳,这里藏着一个摄影者
今年11月1日与女儿去森林公园赏菊,以为赏菊乃今年赏花的收官之行。古诗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时隔20日,来到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江边及厂区内,多芦花,白色的芦花,在夕照和晚风中翩翩起舞。女儿采摘一支,作为留影的“道具”,倒也别致。此游不走回头路,离开厂区前,路旁有大片芦花,黄灿灿,白花花一大片。
突然,芦苇丛边,蹲着一个黑影,一惊!定睛细看,原来是一个胖硕女子在蹲拍芦花的逆光照!等她起身,让她为我们拍摄一幅合影,请看题图照。
今日游览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居然成了2023年的赏花的收官之作!其实,“此花开尽更无花”一句有失偏颇,古代写芦花的诗词,车载斗量。
清朝殷葆诚的《芦花》:
西风瑟瑟九秋天,历乱芦花扑晚烟。随处飘零浑似絮,群生衣被不如绵
......。
儿时,母亲给我们讲过芦花当棉花做棉衣的故事,知道:芦花非棉花,不保暖。长大之后,方知,母亲所言芦花棉衣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有出处:《太平御览》之《孝子传》:
闵子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其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
闵子骞幼时,常受后母虐待。后母为他做棉衣,里面絮的不是棉絮而是芦花(不保暖)。当父亲知道后要将她赶走,闵子骞却跪地陈辞,请求挽留后母。
“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指续弦以后,后妻不好,前妻所生的儿子因此而受苦。
3:15分离开电厂遗址公园,直奔北外滩而去,离开满目荒凉,骤然见十里繁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