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合影校史博物馆
s

题图二:盛宣怀铜像及创办南洋公学的奏折
走出校史博物馆,2:22分在一楼阶梯上第二次合影。校车下午3:00送我们去徐汇校区。一段空隙,让我有足够的时间附近闲逛。莲花东路5000号的东门,亦称“紫气东来门”,“庙门”,咫尺之遥。照片上见过,有点眼熟,实地游览还是第一回。此门人气散淡,几乎无人出入。游走此门内外,拍摄几幅照片。
此时,天色露出晴意,夕阳探出云层,驱散了几分凄凉。东门内,有面积甚大的小广场。最令人瞩目者:一尊盛宣怀的铜雕坐像,其背后有“照壁”。壁上,洋洋洒洒,书写盛宣怀写给光绪帝的奏折,奏折内容:建议创立南洋公学。
叫人驻足,令人细览。
屈辱性的《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清朝的官僚中一位有识之士数次请辞官职,无奈朝廷不允。此人就是盛宣怀。
1895年,盛宣怀得到了光绪帝的允诺和圣旨,在直隶的天津卫,成立北洋西学学堂,又奉旨在1896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创建南洋公学。从签订后请辞,盛宣怀的在建立新学方面的政绩,让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闵行校区的东门风格与徐汇校区的东门,在风格上一脉相承,而东川路上的南门,人气最旺,“拖鞋门”,属新潮。路旁银杏树的叶子,已呈黄色,那是一抹秋色。
踯躅于东大门与银杏道,遥看盛宣怀铜像和背景墙上的当年递交皇上的奏折,倍感时光流逝之快,体味“时势造英雄”之古训,还联想到盛家在姑苏的“留园”......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