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走入假山山洞
题图二:留影西园桂花树下
初中读鲁迅先生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一读难忘。后来到绍兴,直奔百草园,后来又去了几次。第一次入百草园:失望。再平常不过,鲁迅美化了百草园!
每个人都有自己小时候的“百草园”,越老越难忘,且越美。小时候似乎比鲁迅幸运。镇江伯先公园,金山和宝盖山,是我的“百草园”。11岁到上海漕河泾,不见了山,遗憾。但是,有桂林公园,康健园......。
今日国庆,桂林公园游人奇少,花香更浓,闲逛,竟然眼前上演儿时的一幕幕:
园内有太湖石砌成的假山,假山内有曲折的山洞,当年飞奔进洞,速度快,一头撞在拐弯的石壁上,皮破渗血。一撞记一生。老了还喜欢入洞,且当年撞头处拍照。(见题图一)。
当时,西园的中央是草坪,没有桂花树。一日,见一对男女双双平躺草坪,动作亲昵。与吾兄商量好,两人分别从不同方向,向他们投掷泥块。结果,其中一块“命中”男士大腿,腾起“泥烟”。两人立马悻悻然起身离去。当年非今时。也许他们心知肚明:涉黄了。
照相机乃当年稀罕物。公园有摄影师,为客拍照,并代为邮寄。某日,见摄影师站好,为一对男女拍照。那位女士死活不愿意与男士合影。结果,男士一人留影,绷脸。一旁的我,
大不解:为啥?
某次,跑步冲入公园北的一个圆洞门。正巧,洞内,一位父亲为其女儿拍照。一阵风似的,我闯入其镜头。正尴尬,那位父亲很客气,对我说:给我地址,我把照片寄给你。蛮有缘分的。今生第一次听到“缘分”,一知半解。
鲁迅在《百草园》中写道: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桂林公园也给我留下了“美食”记忆:
桂林公园有两个小池塘,一颐亭,一双桥。一日傍晚,蹲在双桥池塘边戏水,双手摸到池壁,发现不少螺蛳吸附壁上,于是,一抓一把螺蛳。当晚全家吃了一顿螺蛳大餐。后来,好像再也没有吃过如此鲜嫩的螺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