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第一次享受船游荷塘
题图二:船上观荷
取仰视角度也
今年7月17日到杭州,18日即去萧山湘湖乘坐摇橹船观荷。此乃此行的高潮。
乘坐摇橹船观荷,观荷之最高境界也。
2017年7月,到北京观荷行,三次乘船。一次是7月26日到颐和园,从南湖岛到西堤,一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却无荷可观,当日下午在圆明园,亦乘坐交通船,虽然远处有荷花,但因距离太远,船速过快,观荷不宜。
第三次:2017年7月28日在紫竹院。紫竹院之行纯属“节外生枝”,结果却成了北京观荷行之压轴的高潮,关键是在“荷花渡”上了游船,10元钱,却能在荷花夹道的河道中缓行近半个小时,第一次满足了船上观荷的夙愿!
假如在莲花池公园的湖畔长椅上,没有遇到那位老人,假如那位老人不是一位热心肠,我决计不会到紫竹院来。很可能离开莲花池就去了军博,那儿正有一大展,北京友人也赞口不绝
。
船上观荷,效果非岸上观荷可比。首先,没有想到的是,当游船行走在荷叶荷花夹道的河道之中,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荷香啊,其次,观荷不是去俯视角度,主要的平视,甚至是仰视,观赏和拍摄的效果自然更佳。还未曾想到的是,同船者居然有七八个小朋友。其中一位小姑娘由其姥姥(上海人称之为外婆)带着坐船。小姑娘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可是却不得其外婆所爱。
--
你看,你看,一上船就抢位子,而且要占两个!(外婆板着脸批评小外孙女)
外婆居然不喜欢这个外孙女?大家以为闹着玩的,孰料,老人真的不高兴。还补充一句:
--
唉,跟她妈一样,啥都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等她长大了,不知道要去害那个男人哩!
我与周围的游人闻之皆惊。不过,很快,小孩子多,一下子混熟了,处得十分快乐。
本集图片皆拍摄于游船上,本想静心听听船夫的桨声,因为太闹,无法听见。
往年观荷,往往汗湿衣衫,想不到,上海今日气温40度,而北京只有23度,以下一幅照片,明明白白写着:北京东城区
23度。
我邻座一位老人表扬自己的小孙子,说:最听话了,让他干啥就干啥。我说:来,爷爷抱你拍一张照片。于是下列图片有一幅就是那位“最听话”男孩的合影。
口占小诗一首,在船上发给中亲友:
荷花渡到菡萏亭,
北京观荷入佳境。
荷香十里精神爽,
紫竹不见可更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