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留影旅讯雕像前
题图二:鲁迅与青年座谈的蜡像
离开世界文豪广场,数十步之外,就是鲁迅纪念馆。
门外有雕像,抽象派作品,怪怪的,不合国人的审美习惯。鲁迅纪念馆五个大字,周恩来书写。疫情已过,入口没有“重兵把手”,安检即可。入内,顿感富丽堂皇。在大厅西侧的雕像前再次留影。接着,登上二三十级石阶,上二楼参观。没人讲解,暗角落站着一位女保安,忽然一动,吓我,原以为是一座雕像。
恍惚之间,我回到了14岁那年。与吾兄第一次入内参观。我用手指按捺纪念馆的白墙,发现墙体硬硬的,不像我们漕河泾家的墙,酥软掉灰。吾兄告诉我:这是水门汀(英语cement/水泥的译音),我们家是泥墙。当年在漕河泾以7元/月向房东租房。当时想:何年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二楼的纪念馆,一路走来,皆熟悉的内容。鲁迅先生一幅幅照片,几乎没有见到先生的笑脸。不苟言笑,其实先生不乏幽默。有这样一件往事:
一次鲁迅走进一家理发店,理发师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是个穷人,因此,理发时一点不认真,三下五除二,结束。对此,鲁迅不生气,还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精雕细刻为鲁迅理发,脸写谦恭。理毕,鲁迅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今天咋给这点?
上回……”,鲁迅笑说:“您上回马马虎虎处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