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和平公园之新乐【5月12日阳光上午】

标签:
游和平公园之新乐 |
分类: 市内闲逛 |
题图一:睡莲已经含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喜欢园内有百花园、花果山、湖心亭等景点以及动物馆、水族馆、展览馆等建筑及多种活动设施。因为那里还有一个动物园就更吸引人们到此公园游玩。。据说改造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有近6万人入园参观,很多人都是为了和市区公园内唯一的“动物岛”说再见。和平公园旧称“提篮公园”,1938年,园址范围被日军圈作军事用地,日军在此构筑6座钢筋混凝土防空洞作弹药库,并在周围挖土构筑工事,以致形成池沼洼地23处。1958年,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此地筹建提篮公园。1959年10月1日为纪念建国10周年,为了教育后人永远不忘历史,热爱和平,同时大型石雕和平鸽在园内落成,公园由提篮公园改名为和平公园。
2020年12月30日,和平公园闭园实施改造。经过近两年的改造,重新开放的公园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现在既有曾经熟悉的环境,也有新增的陌生场所,可惜的是曾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岛被拆除了。虹口区和平公园经依托公园新“八景”使市民游客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此外,还拓展了12项“公园+”新功能,是一座集公共绿地、体育健身、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公园。改造后的和平公园,没有了动物岛,没有了和平鸽,没有了游乐场,没有了糖画摊,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无动力儿童乐园,家门口的自然课堂,全龄段的健身场地,更智慧的跑道,更大气的建筑,当然还有原本就郁郁葱葱的树林,市区公园少见的小山,静谧的莫奈花园。和平公园作为上海市民心中的一座宝藏公园,承载着三代人的美好回忆。在历经22个月闭园改造后,10月回归。如何守护记忆,又为公园注入新时代活力是此次的改造重点。
全新开放的和平公园围绕无界、焕新、互动三大设计理念,打造了“和平新八景”,全新赋能12项“公园+”,真正实现一个24小时开放、暖心、舒心的全民公园。和平公园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家有动物的综合类公园,由上海园林设计前辈陈丽芳高级工程师主持设计。
它占地 264 亩,其中水面积为 50 亩,公园有四个大门,大连路为一号门,新港路靠近虹镇老街为二号门,
天宝路为三号门,新港路靠近瑞虹路为四号门,游客出入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