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2023-04-13 08:01:09)
标签:

想到樱花的古诗

分类: 市内闲逛
题图一:春之气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题图一:河畔樱花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3月26日,走过2000米的樱花长廊,或曰“樱花隧道”,来到东头姚墩桥下,这里的晚樱悄无声息,但大河河畔有数株樱花树,枝头缀满樱花。临河的步道,游人众多,散步,赏花,留影......,三年疫情,来有踪,去无声。人们痛定思痛,更爱更惜这美好的春日,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笑容,张张笑脸,和头顶的无数樱花,构成了春天最美的呼应。
     即将告别高东,举起相机,恋恋拍摄最后几幅照片,人,花,大河构成美图。
     徘徊之间,踯躅之余,想到:牡丹,国花也,歌颂牡丹之古诗词,车载斗量。菊花次之。似乎很少听说过歌颂春日樱花的古诗词。
     孤陋寡闻!其实,非也。明代的宋濂写过《樱花》,原文:
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此诗最重要的信息:樱花自日本传入我国,且盛于唐朝。樱花的颜色并非鲁迅笔下的“绯红色的轻云”而是白如“雪”。请看今日之照片,远望近观,皆白。
     最有趣,李商隐的咏樱花诗句中居然直呼“老女”,可见“剩女”历史之久远。原文如下: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译文: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吾忽生一念:樱花七日,开得热烈,谢得奔放。樱花树下,老女当倍感青春之易逝!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走出高东:想到樱花的古诗【4月13日雾霾晴朗之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