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女儿留学的英国剑桥大学一隅
题图二:剑桥大学的人群中似乎见到女儿的身影
序曲
2002年,我正公派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12月3日早上一醒来,我就跳起来开电脑。开机的卡顿让我有点急不可耐,总算打开网页,瞬间映入眼帘的,正是上海申博成功的消息!窗外是英伦阴沉萧瑟的冬日,而那一刻,我仿佛已置身上海街头热情澎湃的人潮之中,心中热流涌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一个梦想横空出世,整个世界被照亮了!
2000年,我曾参加政府代表团,远赴非洲的乌干达、纳米比亚和南非进行申博游说,为申办尽了绵薄之力。上海申博的成功让我由衷地感到兴奋和自豪。
然而那一刻,我却未曾想到,我与世博会的缘分其实才刚刚开始……。
留学英国之前,我一直在浦东新区政府工作,这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几年间,我亲眼见证了浦东如何从万顷良田的农村变成一片世界投资热土,变成“全球起重机密度最高的地方”。正因为这段经历,负笈海外时,我选了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的“城市规划与开发”专业。然而,到了课堂上,我才发现国内外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语境迥然不同。
彼时,西方已经过大兴土木的快速城市化阶段,更多关注城市的内生机理、均衡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诸如妇女权益、儿童保护、老人福利、贫困人口就业、少数族裔选举权,以及老工业区的改造与更新、如何通过规划干预降低社区犯罪率等等。海外的学习和游历,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了解了全球城市发展的各种形态和阶段,也为我之后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工作埋下了重要伏笔。
回眸人生,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一清二楚;放眼将来,今日为明日埋下怎样的伏笔,无人知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