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晨光雨露中的菊花
题图二:菊花丛中有白鹭

天下景点诗文造,天下名花文人捧。
曾经兴致勃勃去湖北的岳阳楼,欲登楼领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登上岳阳楼,失望。想: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天下几人知此楼?
鹳雀楼,黄鹤楼,滕王阁......,闻名天下,皆因王之涣,李白,王勃留下了名篇佳句。
11月8日漫步细览上海森林公园内的菊展,非秋风萧瑟日,而是风和日丽,百年的树林是菊展的小背景,蓝天白云是菊展的大背景,观展者皆精心打扮,挑选了喜欢的服饰,徜徉花海,赏花,拍摄,溜达,发呆,天下凡夫俗子,摆脱日常苟且,难得有此享受时光。
细细想来,中国的名花,从牡丹到梅花,从菡萏到桃花......,有了从古到今文人的“捧场”,才更显其美。当菊花遇到诗歌,碰撞出的岂止是火花,简直是火山爆发,以菊花为主题的诗歌,车载斗量啊!
最著名的要算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一读成诵。究其原因,除了菊花美,还有诗中的环境
- 东篱,南山。今日之森园,有巨树,森林,花枝招展的赏花人!
不过,我最喜爱的咏菊诗,两首也。
其一:
宋代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其二:
宋代朱淑贞的《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诗人对菊花观察入微:春天的桃花,樱花的花瓣......,会随风落下,随风飘舞。谁见过菊花的花瓣会纷纷落地,随风起舞?两位诗人以菊作诗,不谋而合,皆用了“抱香”二字!
“诗言志”,这两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和对于独立人格的不屈追求。“抱香死”和“抱香老”,成为后人的励志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