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43路公交车上
10月28日,与友人在桂林公园待了2.5个小时后,再到南门。上了桂林路,直奔43路车站。过上海师范大学,1964年,三日高考之福地。南郊中学6年,常入内玩耍,其东部乃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如花园,熟悉其中的一草一木。
去年赏桂,出园,上12号线,到襄阳公园,再走淮海坊,今年不走去年路,先到徐家汇,上建成不久的天桥观光。
坐43路公交车内,思绪翻滚。想到父亲,他每日乘43路去徐家汇六百上班,我们两兄弟,复旦六年,往返换三辆车,其一,43路也。今日之43路,宽敞舒适,车速快,非当年之“老爷车”也。
难忘者,43路应该做到徐家汇换26/15路,我们总是到裕德路下车,我们总是提前一站下车,可省0.05元的车票,父亲上班亦然。
上海电影制片厂坐落于此,当年的追星族,常常在制片厂门口苦候,欲一睹明星的风采,比如赵丹,白杨,王丹凤......。当年厂名好像是天马电影制片厂。我在43路上想:追星,并非盛行于今日也。
当时的靠近徐家汇的漕溪北路,有一段石块铺成的“弹疙路”,200米长。假如现在还在,多好,“古迹”啊。这一段“弹疙路”旁有徐家汇藏书楼,那是中国最早最完备的图书馆。还有清光绪三十六年(1910年)9月大堂落成的天主教堂,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格外惹眼,两座高耸入云的钟楼,现在,钟楼淹没于建筑与绿树之中,只见其一双尖顶。
转眼,徐家汇到。下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