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时隔34年,又见麋鹿
题图二:麋鹿苑傍边的麋鹿巨雕
1996年我应美国驻华大使James R.
Sasser(詹姆士•
尚慕杰)邀请,去美国访问讲学。回国,在《新民晚报》上发表过几篇访美观感小文,其一:“礼让麋鹿”。文中写到(略删):
去游览向往已久的美国大峡谷。我的美国陪同,车速达120公里。路旁皆密林,不时闪过醒目的路标,其中有令令我不解:“此高速公路行车无论白天黑夜都必须亮灯”,也有令我兴趣盎然的:“当心动物”和“当心麋鹿(elk)”。真盼:路旁的密林中会窜出一两只野生动物来!
困顿袭来,竟至睡去。朦胧中,忽感紧急刹车。睁眼,发现前方路中央有几只梅花鹿似的动物在嬉戏,我正欲惊呼,陪同示意安静。
此刻,我才看清它们身上没有梅花鹿的斑点,却有更加强健的鹿角 --
麋鹿!此刻,从对面的公路迎面驶来一辆卡车,车在距麋鹿约50米处悄然停住,熄灭车灯。几只麋鹿,旁若无“车”,悠然嬉戏。
约莫10分,汽车已接成了长龙,无喇叭声,无人下车,无车灯闪亮。没过多久,领头麋鹿似乎注意到了什么,率其家族,悄然离开公路,渐次消失于路边密林。
驱车上路。对面的卡车司机在向我们微笑致意,似乎在说:巧遇麋鹿,祝你走运!我数点了一下对面的车队,竟有50多辆!一辆黄色面包车,闪着警灯,迎面而来。陪同告诉我:那是森林公园修补栅栏“漏洞”的抢修车。
自第一次见到麋鹿,24年飞去,再也未见过麋鹿。今游览溱湖湿地,刚才在摇橹船上见芦苇丛里有一只石雕麋鹿。我并不奢望今日能见到真麋鹿,虽然我知道,距此不远的盐城大丰有数千头麋鹿。
外出旅游,最大的惊喜是:见到你想见又觉得不可能见的!弃舟登岸,行不远,一位团友高喊:麋鹿!麋鹿!
我精神一抖,圆睁双目,顿时,惊喜跌入失望:又一头更大的石雕麋鹿而已!
-- 哎,假的麋鹿。(我一叹)
--
真的麋鹿就在你左手那边呀!(王导提醒我)
疾行几步,果然在栅栏内有几头麋鹿在踱步。从惊喜到失望,再到惊喜!麋鹿头上的角真大,真锋利,体型之大,超过印象!游客正通过栅栏空隙喂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