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上学途中

在外旅游,喜欢早起,到酒店附近闲逛。
4月28日,一早,走出青西路的锦绣大酒店,闲逛了近一个小时,真乃一种享受。比起游玩成都的景点,别有一番滋味啊。
几乎所有的唐代著名诗人必写成都!
全唐诗诗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天府文化重要信息和丰富细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心理是:游子去游多不归。诗人郑谷滞留成都数年不归,是因为他爱成都的海棠花;李商隐是因为美酒而不愿意离开成都…...。
今日早晨,独步青西路,想到今日就要结束成都行,回到上海。心中涌起强烈愿望:来了真不想走啊。
青西路,一条成都再平常不过的马路,给我留下什么难忘印象?两个字:闲适。
马路上行人不多,雨后初晴,空气清新。边行边深呼吸,一位大妈已经“开张”,她是擦皮鞋的,一张小竹椅放在面前,擦鞋者请坐。
--
擦鞋吗?(大妈问,细声柔气)
--
这么早啊?有人擦鞋吗?
--
有啊,已经擦了两双皮鞋。
我没有坐下,内心很感动。此时的上海,路人行色匆匆,绝不可能坐下擦皮鞋!
临街小屋,坐满食客。看他们的悠闲劲儿,仿佛在吃茶,细看,原来在吃面。上海街头不乏早点摊,但是,为了赶上班,个个埋头猛吃,呼噜呼噜的,哪里会像成都食客如此笃悠悠?
一家小肉铺,挂了一排鲜肉。白衣白帽的老板竟然站立肉铺前,双臂搁在竹椅子背上,悠闲自在,好像在观赏那一排鲜肉!我跟老板搭讪,他竟然乐呵呵得问我:你看,我这猪肉卖相好吗?他的悠闲劲儿,又让我想起上海,想起了三个字:急吼吼。三位女中学生,正行走在上学路上。学生气息浓浓,步伐很慢。家住上海一所中学边上,看惯了上学途中的学生,如此气息,如此步伐,没见到过!
图一
下榻酒店(三星)

图二 酒店门外 -
青西路

图三
银杏路上银杏绿

图四
食客盈门

图五
担担面等,非沪上面馆所能见也!

图六
屠夫与狗

图七
银杏树下静悄悄

图八
薄利多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