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今日第二身汗
上半年不平常:疫情肆虐,足不出小区66日。
梅季,雨少,不闷,日子不难过。梅季过后,老天变脸:连续高温,最热40.8度,追平165年之纪录。甚至,连续三日,过40。写了一短文,叫“汗的单位”,是“身”。比如,最近就是“一天三身汗”,上图:7月10日之第二身汗。
现在,家家有空调,可以做到,一天到晚不出汗。坊间有言:夏季多流汗,秋冬是壮汉。曾转发一文:出汗的十大好处。
我们这一代人,对夏天的记忆,忆之生趣:
1972年分配到玉环坎门中学,晚上政治学习,陈姓老师说买了一台电扇,150元。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就像现在听说谁买了一辆限量版的兰博基尼!
1977年夫人所在的玉城中学校办工厂生产小电扇,作为教师福利,一人发一台,兴奋了一阵。
1982年,到台州师专次年,购买了一台嘉兴产的海鸥牌落地电扇,蓬荜生辉。250多元,当时月薪56元。邻居赞口不绝,称之为“精密仪器”。
1993年,当时尚无国产空调。花费1.5万,在东方商夏购买一台日产挂壁空调。当时住莘庄南街,从此,苦夏从此不苦。
2005年迁居浦东,空调已经普及。一室一空调,客厅有立式空调。
高温日,一日三身汗,照出不误!最惬意:晚全家围坐客厅关电视剧,享受秋凉,上床前,室温22度左右。年轻时,床上铺草席,醒来,草席上汗渍一片!记忆如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