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徜徉牡丹花海,不忍离去
题图二:洛阳牡丹花之硕大,之娇艳,国内第一
神州牡丹园位于中国佛祖释源 --
白马寺对面,占地600余亩,盛唐建筑风格,山水园林景观。集中收集国内外名优牡丹品种1021个,40余万株,汇天下牡丹精品、聚四季名卉于一园。
牡丹花的名称就让我们眼花缭乱:大胡红、丁香紫 ...... 。
漫步牡丹园,最有味道的莫过于边赏牡丹,边品味刘禹锡的《赏牡丹》 。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芍药、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诗人只用了“妖无格”和“净少情”,先将芍药/荷花之美中不足轻轻一点。诗人观察入微,笔法却是写意的。芍药与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药”),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花形亦少变化,不及牡丹花。你看今日之牡丹花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色极为丰富啊。我曾经在扬州瘦西湖畔的芍药亭下观赏芍药入迷。起先疑作牡丹,后来醒悟,却未能如刘禹锡那般观察入微,辨别出牡丹与芍药之别来!
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中略显单调,矜持中透出些许冷艳,如此这般,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而且,即使在最盛开之时,荷塘里也还是绿肥红瘦,不成气候啊。
诗人在点评了“芍药”、“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到宏观,直抒胸臆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诗人只字不提,一个“动”字,就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了读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当您置身于牡丹花的海洋,就会豁然解读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诗句。
还有两个惊喜:
一,不曾想到,园内有天棚,雨后,盛花期的牡丹花照样花瓣舒展自如,怒放如故;
二,洛阳神州牡丹园内牡丹花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花朵之硕大,花香之淡雅,前所未见,前所不敢想也!
加载中,请稍候......